女娲山下歌声扬
宝丰镇文化建设红红火火
地处女娲山下的宝丰镇,党委、政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围绕创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工作目标,始终将文化工作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赢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开发民歌资源,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从1996年起,该镇就将彩船歌的发掘、搜集和整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几年来搜集、整理民间彩船歌万余首,建立彩船歌活动基地5个,培训彩船歌骨干歌手500人,彩船歌创作骨干100余人。编辑出版《彩船歌飘女娲山》歌集。“锣鼓一响,喉咙发痒;彩船一晃,众人抢唱”是全镇近800名民间歌手真实写照。
发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作用,充分利用绿松石、黄杨木、根艺奇石等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经济。雕制的绿松石工艺品俏销美国、西欧、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18日在该镇举办的中国·竹山首届宝石文化节上,前来观赏洽谈绿松石交易的国内外客商达50多人,签约项目19个,引资额3.4亿元。
坚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高举旗帜跟党走”文艺联欢晚会、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专场文艺晚会、“民歌民俗、盛世盛情”彩船歌擂台赛等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村级文化室和文化中心户。为切实解决农村文化贫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培植了以喻家塔村等5个为代表的村级文化示范点,涌现了以陈隆章、张祖亮、禹继明为代表的文化中心户20余户。从2003年开始,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1000余次,观众近4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这几年的扎实努力,宝丰镇先后获得“楚天明星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袁平凡 刘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