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活力来自创新
发布时间: 2005-12-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我县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合力建设绿色小康村工作述评

  1993年以来,我县在广大农村持续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1996年被中央文明委和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为确保荣誉不丢,旗帜不倒,10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在巩固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2003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变化了的形势,在部分村启动实施了扶贫、信用、生态、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以此为载体和手段,巩固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初,根据农村建设和发展实际,县委、县政府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实施六大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品牌,以建设绿色小康村为目标”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思路,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一批绿色小康村——具有竹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创建中脱颖而出。
  一、坚持实施六大工程与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两轮驱动,合力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
  “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探索出来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形式。不创新机制,不赋予“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以新的时代内涵,“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的效力就会逐渐丧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选准创建载体,“十星”品牌才能得到弘扬和光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常创常新;只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三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让农民群众在参与创建中既争荣誉受教育,又得实惠强素质,“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只有充分整合各种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得到巩固、提高、延伸和辐射;只有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建形式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三个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基于这些考虑,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决定选择实施六大工程这一涵盖农业农村工作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作为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载体。自2003年初六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以实施六大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品牌,以建设绿色小康村为目标,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的绿色小康村。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以实施六大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品牌,以建设绿色小康村为目标,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的绿色小康村。
  六大工程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扶贫工程重点是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为全县农民稳步实现小康创造良好条件。生态工程重点是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建设绿色小康奠定基础。信用工程重点是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选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农民诚信意识,使农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取得信用贷款支持,并以农村信用创建为龙头,推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公民信用建设,全力打造信用竹山。文化工程重点是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培植各类文化中心户,发展群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教育事业,积极推广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努力塑造良好的村风民风,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平安工程重点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安全文明”创建水平,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健康工程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医疗网络建设和健康知识教育,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为了使“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贴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目标,贴近绿色小康村建设实践,贴近群众关注热点,我县先后两次对“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内容和标准进行调整和修订,突出致富星和生态星。调整后的“十星”内容为:致富星、生态星、信用星、道德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
  实施六大工程与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二者之间紧密相联。前者是创建载体和手段,它服务、推进、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后者是一个品牌,是一个融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创建形式。具体地讲,扶贫工程、信用工程、生态工程使农民在参与“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农户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文化工程、平安工程、健康工程为农户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法制保障和体质条件。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来推进、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比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比较好地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我县建设绿色小康村的实践表明,实施六大工程,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是建设绿色小康村的重要载体、手段和途径;建设绿色小康村是实施六大工程,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必然结果。实施六大工程是从硬件和肌体层面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则是从软件和细胞层面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实施六大工程,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进绿色小康村建设。六大工程实施到位了,“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到位了,具有竹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小康村也就建设到位了。
  二、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就是建设有竹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初以来,我县选择305省道沿线的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等镇的部分村作为建设绿色小康村的试点村,集中力量、各有侧重地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通过“点”的示范辐射,推动整个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将绿色小康村的创建村扩大到50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9.8%。
  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在建设绿色小康村工作中,我们坚持突出“道路、生态、产业、文化、诚信、评星”六个重点,实行重点重抓。
  按照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县委、县政府科学制定了年度和2005——2014年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建设绿色小康村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创建目标。交通不便、经济贫困的宝丰镇喻家塔村列为创建村后,用一年时间,完成了3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24公里环村入院公路建设、1200米渠道硬化和拦河坝建设、200户生态家园项目建设,建成了500亩生态有机茶基地和标准、规范的村级卫生室。今冬,该村又启动了800亩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建设绿色小康村领导小组,明确六大工程的牵头单位,组织有一定实力的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创建村结对开展强强共建绿色小康村活动,创建村的村支两委负责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目前形成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组织协调、责任单位牵头负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齐抓共建、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
  在绿色小康村建设中,我县紧紧抓住十星评选这一重要环节,坚持以评促创。对“十星级文明农户”,优先进行人畜饮水、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三改一建”等项目扶持,优先评选为信用户,并按信用等级高低确定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支持其加快发展,使农民群众在参与“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中得到具体的实惠。
  三、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建设绿色小康村初见成效
  找到了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有效途径。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坚持以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建设绿色小康为目标,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与“三农”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更具有针对性。“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是一种细胞层面的创建,通过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仅增强了思想道德水准,也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实施六大工程是一种肌体层面的创建,通过增加县、乡(镇)两级的帮扶和指导,形成了四级联创的格局;通过对各部门资源和支农政策的全面整合,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囊括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很多内容。因此,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建设绿色小康村的过程。扶贫工程的实施,奠定了绿色小康村的物质基础。结合“致富星”、“科技星”的创建,组织实施扶贫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工程的实施,奠定了绿色小康村的自然基础。结合“生态星”的创建,组织实施生态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2004年,全县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7.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三改一建”等生态家园建设的推进,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