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规划为我县未来五年勾勒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发展蓝图?2006年经济工作如何部署?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1月2日召开的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解答。
解读关键词 感悟新亮点
——聚焦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2006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
三大关键词统领全局工作
关键词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并始终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解决矛盾、求真创新、开拓前进,开创2006年各项工作新局面,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锐利武器。
既要有激情,更要脚踏实地。要把“十一五”规划具体化,使之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把我们主观意识上不骄不躁、奋发向上的高昂激情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
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困难,是每个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遇到困难,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畏难发愁、怨天尤人,要在精神上藐视困难,坚定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在实践中正视困难,趋利避害,锲而不舍,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攻克困难,实现工作突破。
既要坚持自强自立,还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竹山发展,既要善于依靠内力、聚集民心,抢抓机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善于借力造势,用足用活各方面的资源,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抢抓机遇,增强开放意识、开放能力、招商水平,努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大政策和项目争取力度,把有限的政策资金放在最需要并能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
既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更要始终牢记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要加快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总要求,始终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这一重要原则,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根主线,切实抓好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关键,更加注重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上项目作决策的时候,要认真处理和解决好生态环保问题、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问题,对历史、对地方、对群众负责任。
既要注意发现问题,还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矛盾无处不在,问题也无处不在。我们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单位都要“每日三省吾身”,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应该解决、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下决心一步到位地解决,莫留后患,免得牵扯精力;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列一个计划,按计划一步一步地推进到位;对有些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亮明观点和态度,快刀斩乱麻。
关键词二:统筹兼顾 重点重抓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重点重抓,就是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不放松。必须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既学会“弹钢琴”,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全面把握好影响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时期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必须把堵河流域水电开发的龙头项目潘口水电站建设作水电富县的牛鼻子,举全县之力重点推进。开发优势资源是贫困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要培植“二主六特”产业体系,龙头和核心是服务和推进潘口水电站建设,难点和关键是移民安置。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绝对服从和服务于潘口水电站建设这个重点,一切工作以促进潘口水电站建设为首,一切工作为潘口水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让路,确保潘口水电站建设顺利推进。
必须把建设绿色小康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常抓不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必须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有效载体,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为品牌和抓手的绿色小康村建设,是立足我县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实践,一定要一以贯之,大力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必须把培植“三大经济增长极”作为优化县域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重点突破。就全局论局部才是战略家,因此必须切实谋划好局部和全局的协调发展。要认真研究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把全局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战略全局出发,统筹解决好局部问题,以此带动全局工作。
必须把全面实施四大战略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兴县、项目强县、诚信立县四大战略,是对我县“十五”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实现“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一五”时期,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好“四大战略”。
必须把当“官”为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牢记在心。要始终围绕执政为民,着眼于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见得到的实惠,把那些有条件办、创造条件能够办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如就业难、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安居难等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老百姓的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
必须把贯彻落实各项基本国策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抓出成效。要把各项基本国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努力维护地方稳定,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护好资源和环境。
关键词三:队伍建设
实现今年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核心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全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有的放矢地加强学习,提高领导水平。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为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学,为履行职责学,为把握好政策学,为开阔视野学,多向领导学、向典型学、向先进地区学。
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增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各级各部门都要把选准、配强、管好领导班子摆在重要位置,真正让每一级领导班子都能切实担负起一方的领导责任;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健全能上能下的机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班子建好,把队伍带好,把群众领导好,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推进“十一五”规划和今年各项目标的落实。
要切实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进一步强化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责任目标量化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典型推介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办检查和通报批评机制,进一步改进督查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争先创优的工作机制。
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当好群众的表率。一定要防止和纠正“精神不振、吃喝玩乐严重的问题,弄虚作假、谋官不谋政的问题,群众观念淡薄、无视群众疾苦的问题,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的问题,评头论足、惹是生非的问题”五大问题,认真执行中央提出的“五不准”,带头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要切实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办实事、抓落实的能力,真正把各项任务创造性落到实处。
“十五”计划已全面胜利完成,“十一五”又阔步跨入。未来五年,我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规划里催人振奋的七大关键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恢弘画卷——
七大关键词描绘“十一五”蓝图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坚持“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这一基本方略不动摇,突出水电富县和产业富民两大重点,全力抓好移民安置、重点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三件大事,着力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兴县、项目强县、诚信立县四大战略,大力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竹山建设成为“基础牢固、特色鲜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电矿支撑”的生态水电大县,实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跻身湖北山区经济强县。
关键词一:“二主六特”和“三大增长极”
坚持着眼我县水能、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瞄准国际国内市场,按照电矿结合、绿色环保、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总体要求,全力构建水电能源、矿产开发两大主导产业集群。提出要着力培植珠宝饰品、特色选冶、高香型生态绿茶、肚倍加工、汽车同步器、生态文化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构建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格局。提出要有重点分层次合理布局县域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植县城、宝丰、官渡三大经济增长极,形成三大经济高地“三足鼎立”的区域经济格局。
关键词二:移民安置和迁移扶贫
加快推进开发式移民安置工作。借鉴外地移民安置的成功经验,结合县情实际,采取“四结合、四为主”的安置办法,确保以潘口、龙背湾水电站库区为主的2.4万移民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扎实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