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小城镇,大希望
发布时间: 2006-01-1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编者按:过去的五年,我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大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自本期起,特开设“辉煌十五”专栏,介绍“十五”期间我县在水电、交通、城建、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以激励士气,再创“十一五”新辉煌。

 

  “十五”期间,我县依据特色资源兴建小城镇,初步形成了以襄关省道、鲍竹路和堵河沿线建制镇为支撑,以一般集镇为骨架的“一心三线”的小城镇体系,目前,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0.7万人次,城镇化率达到34.13%,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不仅为农村增添了美景,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近5年来,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16个的集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按照编制规划,对城区道路和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共改造14条城市主干道,改造供水管网15公里,先后启动开发了系列住宅小区,启用了新的垃圾填埋厂,并投资1800万元对水厂进行扩容改造,新建了纵横大道,兴建了城关防洪堤,打通了郭家山隧道,架设了南门人行桥。宝丰镇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启动了占地达200亩的工业园区。小商品批发、农副产品交易、珠宝饰品展销三大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3个亿元,提供税金200多万元。竹坪乡先后多方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一条长500米、宽24米的欧式建筑风格一条街,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竹坪。据统计,5年中,全县共累计多方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各乡镇规划区主干道硬化配套率达88%,供水、供电、路灯建设日渐完善。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产业来支撑,否则建起的将是一个空镇”。基于此,近几年来,各地纷纷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相应产业。得胜镇依托“圣水”品牌,先后兴建起茶叶基地1.3万多亩。围绕茶叶产业,得胜的集镇容量扩大了一倍,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边贸口子镇”,集镇仅茶叶一项年交易额达700万元以上。像得胜镇一样,官渡镇近年来也立足于水电产业加快了鄂西北风情旅游名镇的建设步代。武陵源风光、驴头峡美景、民间故事、剪纸等特色资源都有力促进了当地小城镇的发展?也为官渡争得了“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湖北省旅游明星镇”的美誉。  (胡光凯  金红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