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公司基层站所风采录之一
生命诚可贵 事业价更高
——记竹坪供电所所长李兴敏
在十堰市电力系统,广泛传诵着一位供电所长的事迹,虽然并不惊天动地,但却发人深思: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企业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肩负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他叫李兴敏,1994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任官渡变电站站长,1998年入党,2002年6月任竹坪供电所所长,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按理说,年轻有为的他正值建树事业、绽放人生光彩的良机,可不幸的是,他年轻的生命正面临着病魔的严重威胁……
2003年12月15日,李所长正在主持召开定期的线损分析会,突然呕吐不止,肝胃不适,大汗淋漓地病倒在办公桌上,后经多家医院诊断均不见好转,只得转送太和医院。12月25日,经专家会诊,确定为肝区恶性淋巴瘤,因离肝区太近,无法进行手术,只得采取为保守的化疗方法,而化疗的副作用是:导致恶性呕吐加剧,掉头发,伤肝伤胃,免疫力下降,病根难除。这对刚满33岁的李所长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疾病所击倒,仍以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热情战斗在一线,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博爱之歌!
“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不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就不是好领导。”在职工大会上,李兴敏坦诚直言,给自己加压。
2004年6月,李兴敏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他就坚持把提高效益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台区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考核制度化、服务人情等方面有一系列重大举措。
线损问题是工作业绩的重中之重,除了做到台区到人、责任到人、工资与效益挂钩外,还根据台区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线损目标,每月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损方案,然后全力付诸实施。同时还通过采取突击检查、常规检查、追补电量、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等有效方法,很好地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偷漏电等不良现象,使竹坪由过去的线损大乡跃居全县降损先进行列,由过去的低压线损率35%以上,下降到综合线损率18%左右,改变了原来年年受惩的局面。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李所长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他有时为了能准时参加线损分析例会,开始请假不准,最后索性不打招呼,偷偷溜出医院,后来医生们实在拿他没办法,只好“放任不管了”。有时,职工们着实看不过去,就劝他说:“您安心治病吧!所里的工作我们会尽力的!”他总是微微一笑说:“你们那么努力,我也不能落后呀!”
李兴敏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独到的领悟,他始终狠抓人员管理,把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特别是在人员管理方面,他注重的是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爱暖人,关心职工胜过关心自己。职工刘照兵流着热泪向我们讲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2004年3月,他患重病住进了医院,病情严重,费用惊人。一家人急得嚎啕大哭时,正在太和医院治病的李所长闻讯后,火速从十堰赶回竹山,拉着躺在病床上刘照兵的手说:“你安心治病吧,有问题大伙想办法!”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带有体温的100元钱递到刘照兵手中:“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你收下吧。”刘照兵望着眼前的所长那脱光的头颅、清瘦的面容,这个从不流泪的刚毅汉子紧握着所长的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李兴敏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尊重和善用。为了能使所里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他把重知识、抓学习纳入工作日程,除了定期例会以外,还举办黑板报、经验交流会等以丰富职工的理论知识。2004年8月,全市举办农电工技能比武,竹坪供电所因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一位职工有幸获得市赛资格。为了让这位年轻的职工取得优异的成绩,李所长不顾重病,亲自在十堰为其购买电力知识书籍。当他得知河北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问答》时,亲自垫钱为其邮购,并在专业方面予以指导。当这位职工后来从武汉领到奖章和荣誉证书时,他把奖品端放在所长病床前。
“视用户为上帝”绝不是挂在李所长嘴上的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地付诸在行动中。
为了提高竹坪电能质量,满足用户对电能的要求,他竭力完善网络建设,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新架线路65公里,新改45公里,吸引外资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从根本上改变竹坪网络建设的不合理性和不安全性。
如果说那是具有前瞻性的建设,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未必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但是小到一个灯泡不亮他都负责处理,对老百姓来说却更有实效。2003年农历腊月29日,快过年了,在家休养的李兴敏突然接到一位帮扶对象王大娘的电话,说家中线路坏了,灯不亮,所里工人都放假回家了,她已摸了两晚上的黑,问李所长能否帮助解决。李所长回答的干脆:“大娘您放心,我保证您今晚有电照明。”随后,远在县城的他当即电话安排该台区的电工及时赶到老大娘家排除了故障,令李大娘喜出望外!2004年11月24日晚,气温骤降,天降大雪,导致竹坪境内26处断线停电,此时的李所长正在太和医院接受治疗。得知险情,他不顾医生的劝阻,跳下病床,直奔竹坪,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了解情况、制定抢修方案。第二天天刚放亮,他便亲自带队,顶风冒雪奔赴断线地点,仅用了18个小时便抢修完毕,使5个台区500多户人家恢复正常照明,而他却再次大汗淋漓,重病复发……
这就是李兴敏。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从未以所长身份和成绩自居,而是以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榜样,真正做到了“身患重病心不惊,敬业胜过爱生命”。 (汤勇 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