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壮大地方畜牧产业 服务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06-02-1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刘文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对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都用了大量的篇幅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我县作为典型的山区贫困农业县,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外出打工构筑了“三足鼎立”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畜牧业虽是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但在山区其发展潜力将远远大于第一性生产的种植业。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更讲求科学、营养、健康的情况下,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大,比较效益更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畜牧业必须以一支最具活力和战斗力的生力军冲在整个建设项目队伍的前列,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山区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效益转化。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畜牧业经济增长极。以山为优势、以山为资源、以山为屏障、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调优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培植地方产业,打造特色经济。利用郧巴黄牛、马头山羊、郧阳大鸡全省闻名的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大养殖投入,扩大规模生产。在地方优良品种上做文章,争取国家、省、市级政府、财政的项目支持;在保种扩群上加措施,早日上规模,尽快见效益。提高农作物秸杆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资源优势转化。
  二、加大依法治牧力度,抓好保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
  加强对《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涉牧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让农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系统内干部职工依法治牧的水平和能力,严格执行动物的强制免疫和检疫,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想尽一切办法搞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杜绝重大动物疫病在境内发生和蔓延。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程。保证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严格贯彻科技兴牧的基本方略。
  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普及良种、良法、良料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粗放性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地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在保持生猪饲养量的基础上,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三元杂交改良,加快种公、母畜的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力争在2008年全县三元杂交猪能占总饲养量的一半,2010年底三元杂交猪在全县普及,以得胜和深河两乡镇为重点大力开展郧巴黄牛的保种扩群和优质肉牛的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建一个郧巴黄牛原种生产基地,为全县提供种源。继续加大对黄牛人工授精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增设人工授精站点和罐点,增加优质肉牛冻精的受配面,以期快速提高全县肉牛的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
  四、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畜牧业,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正确掌握市场的发展态势,合理规划畜牧业的计划发展目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确立我县优势主导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立足本地郧巴黄牛、竹山大鸡品种资源优势,选择这种对本地经济、对农民收入贡献率较高且后备资源丰富的产业作为重点,将其发展为主导产业,培植成龙头企业,增加融资力度和科技投入,加大畜牧业板块的建设力度,培植养殖专业组、专业村,建成特色养殖小区。从而拉动地方畜牧业的快速增长。探索性地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工业,创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增加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率。完善畜牧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服务体系,利用本地农产多年的传统养殖习惯,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进度,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本地建厂或办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农产”的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来集中、扩大产业的社会影响力,促成产加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生产格局。通过地方政府采取有利措施和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让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实惠,着力维护“三农”的切身利益。要切实抓好科技入户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科技人员服务到户,良种良法良料落实到畜,培训技术要领到人的要求将技术支撑到位,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提档升级。建立畜产晶信息服务机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现畜产品的网上购销和订单畜牧业,降低销售的中间环节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创办市场预测服务机构,整体掌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研究畜产品供需趋势,合理规避养殖风险。(作者系县畜牧局局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