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昌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党的工作,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切实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农村要致富,必须建好党支部。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证明,凡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村,都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了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就可以带领农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前进。
选好“班长”。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即好“班长”。因此,加强农村党的工作,首先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班长”选好。好“班长”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是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勤奋工作,走共同富裕之路。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事同群众商量,真正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四是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有好的形象和较高威信,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应。五是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通过实施“两推直选”、“公推直选”等办法来选拔农村干部,扩大用人上的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应教育群众充分认识搞好农村干部选拔管理的重要性,端正态度,顾全大局,郑重行使民主权利,选举优秀人才进班子。必须防止宗族关系、亲情关系、利益关系等干扰干部的选拔管理。
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虽然性质不同,但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其中,村党支部作为我们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必须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如果改变了村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必然削弱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村民委员会要自觉接受和尊重党支部的领导。同时,村党支部又要支持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而不能包揽其工作。在重大问题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应互相沟通,通过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交叉兼职等办法,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还应把共青团、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等建设好,使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应有作用。
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全国农村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农村党的工作的大好时机。当前,加强农村党的工作,必须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把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应与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群众愿意接受的发展模式,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学习科学知识,讲文明、讲卫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搞好社会治安,弘扬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搞好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当先锋、做模范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应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本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学习培训制度,采取上党课、收看电教片、实践交流、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实农村党员的科技知识、法制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要积极营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良好舆论环境,通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一个党员一盏灯”、“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主题活动,及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党员、鼓舞群众。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和考评机制,严格组织生活,搞好监督考核,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
加强新党员的培养,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党支部对返乡青年、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要及时发现,加强培养,大胆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具备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应吸收他们入党,进而有效地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和农村党员进城务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尊重他们的劳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务工所在地的党组织要关心他们,尽快建立工会组织和党组织,加强教育管理,维护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原籍党组织也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了解其在外情况,关心其生活。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监督考核,既保护好他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又引导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作者系溢水镇党委书记、镇长)
完善农村价格政策 服务新农村建设
曾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作为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完善支农价格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服务。
一、努力服务“三农”,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管
一是努力稳定粮食和化肥等农资价格。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是粮食价格偏低及化肥等主要生产资料在高价位上运行。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建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长效机制,如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设立价格调节基金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粮食直补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积极做好稻谷、小麦、油菜籽收购价的监测分析工作,建立对稻谷收购价格的采集报告制度。加强对化肥价格的监督管理。继续对化肥、农膜、农药、种子流通环节实行差率控制、最高限价等临时措施,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努力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
二是大力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继续推进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的公示工作,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增强广大农民对乱收费的社会监督力度。深入整顿乡镇站所和农村中小学收费,规范农机服务等涉农服务价格。继续清理涉及农民进城务工收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清理整顿涉及农民负担的价格和收费力度,密切关注增加农民负担的新动向,防止农民负担随时反弹。
三是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差别电价政策,积极疏导电价矛盾,在高耗能企业推广和完善分时电价政策,研究出台季节性电价、尖峰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高可靠性电价等政策;继续加强农村电价管理工作,加强电价督查检查,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工作。加强小水电上网电价争取工作,继续加大对我县浪老鹰岩、黄家湾、顺水坪等小水电上网电价争取工作,力争达到省最高价0.36元/千瓦。
二、围绕热点,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和收费问题
按照全省、全市物价工作会议部署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2006年,我们要重点整治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收费和商品房价格,着力解决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促进医疗机构不断降低成本,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难、药价高”问题,逐步将偏高的药品价格降下来。认真落实已取消的向乡镇医务室、卫生院收取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收费,研究相应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全面实行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的差价空间,对原属市场调节价,现进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认真进行清理整顿,切实降低虚高定价;依法加强对放开的药品价格监管,研究制定对放开的药品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
二是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约束和价格监管,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平竞争。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管理,努力稳定住房价格。与有关部门配合推动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确定、公布制度和协议出让最低价制度,加强对土地价格的管理;完善经济适用房价格、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租金的管理;加强对房地产物业收费的管理;积极推行商品房成本监审销售明码标价及相关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是要加大价格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化肥涉农价格、烟叶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村建房、教育收费,以及国家公布取消、免收或降低收费标准的涉农收费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价格社会监督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对放开商品价格监管的办法,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及相关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以制止价格欺诈为重点,加大对商业促销和电信领域的价格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推进价格监督进社区工作;重视抓好价格诚信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价格信用档案和分级监管制度,建立倡导价格诚信的长效机制;对检查中出现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决不姑息迁就。
三、建立价格监测机制,把握市场价格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