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我以种田为乐趣
发布时间: 2006-02-1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春争一日夏争时”,元宵节刚过,楼台乡挡鱼村农民范吉凡,一大早就套上耕牛在家门前耕地。
  “万物土地生,田地是刮金板,我当了一辈子农民,最感舒心幸福和快乐的莫过于种田。”在范吉凡的地头,记者见到了他,他喝住了耕牛,娓娓道出了他种地的感受。“别看我都70岁了,身子骨还是很硬朗,现在还种了10多亩地。土地到户那年,我承包了门前的8亩地,那时侯我还年轻浑身是劲,不管地里种的啥,我总是不停地搞,我那8亩地年年都是好收成。”“1997年,那时农民的负担过高,有不少农民退地、出租地和抛田地,已是60多岁的我却不顾儿子的反对,将屋后4亩地承包下来,一些邻居都笑我傻,‘一个60 多岁的老头,还能在地里刨出个金娃子。’我却偏要种出个金娃子让他们看看。”
  “人说种庄稼种在人收在天,依我看种田地要将科学。200年,村上引导我们发展黄姜,一些农户不做好种前准备,草草播种,我却不慌不忙,从选种、配肥到下种是一丝不苟,待出苗后,我撒一遍除草的农药。夏天,别人忙着除草,我却忙着追肥,开挖时,我的黄姜比别人产量都高。”
  2004年,黄姜价格下跌,正好我根据田里种黄姜多年土地板结的症状,改种玉米和油料作物,在播种前我将地深耕两遍,选优良的品种,采用化肥和农家肥搭配松土的办法,并在播种前下治虫药,既不伤苗又除草。那年我又获得了大丰收。”
  中午,范吉凡在家中招待了记者,在饭桌上,范吉凡还滔滔不绝,“现在,我的儿子和孙子都大了,都在外面打工,一年也能搞好几万元,他们早不让我干活了,可我还舍不的那10多亩土地,几天不到地里看看,我就浑身不自在。现在粮食价格也高了,我每年除了卖个几千斤,剩下的我酿成酒,再喂上十几头大猪,儿孙们回家吃喝都不用愁了,我还卖掉大部分。算算卖粮食、酒、猪,在家一年我也能搞一两万元。哦,还算掉了,种地每年国家还补我……”(范本庆)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