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镇中心福利院院长张西平的敬老故事
汪宗国 龚勇前 张 军
今年3月份的一天,竹山县民政局组织全县17个乡镇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民政助理到宝丰镇中心福利院进行了现场观摩。大家看到了漂亮明亮的院房,看到了叶青花香、干净整洁的庭院,看到了齐全的设施和健身器材,看到了猪儿肥、鱼儿跃、苗儿壮,看到了院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又温馨的微笑……。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图背后,都付出了共产党员、院长张西平的大量心血,是他用心弹奏了一曲曲敬老、爱老歌。
孝 心
张西平常说:五保老人进院是来享福的,我进院是来尽孝的。因此,他对老人处处比父母还亲,比儿女还孝。
77岁的李秀英老人,2004年11月入院时,双腿长满疮疤,流脓流血,不能动弹。张西平和服务人员坚持每天为她端汤送药,擦屎擦尿,洗衣换被。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护理,老人日渐康复,于去年6月份站立起来,独自行走。
已故的方孝英老人,生前卧床不起6年之久,张西平和服务人员对她体贴入微,百般呵护。冬天他背老人晒太阳,夏日他抱老人树下乘凉,每天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老人临终前,拉着张西平的手久久不放,人们说:她是舍不得离开比儿女还亲的张院长,舍不得离开充满人间爱的好日光。
福利院里对每位老人的生日都有登记,不管是谁过生日,都要准备生日宴,为老人祝寿。去年10月20日,是王德从老人73岁的生日,张西平不仅给老人准备了丰盛的生日宴,敬酒祝贺,还组织其他老人陪着寿星唱山歌,打牌下棋。王德从感动地说:我一个孤老头子,过去那过啥生日,只有在福利院,生日过的比儿孙满堂的还热闹,还愉快。
福利院老人们,常有想走走亲戚、家门玩一玩的。张西平定有一条规矩,凡年老体弱神智不清的老人外出,一律有专人接送。自去年年初以来,他陪老人走亲串友达30多人次。今年二月份的一天,汪吉林老人要到下坝村亲戚家去,张西平撂下手上的事情,陪老人上了路,一路上扶老人过沟、过坎、过马路,情比父子还浓。
福利院里每个老人去世后,均按当地习俗,设置灵堂,请来锣鼓班子,吹吹打打,通知逝者所在地的村组干部和家门、亲戚前来悼念。张西平和服务人员为老人守灵,少则两夜,多则三夜,然后锣鼓鞭炮、热热闹闹抬上山安葬。今年2月24日,赵友善老人逝世,前来悼念老人的亲戚、家门看到十分热闹的场面,又看看连熬三个晚上,还忙里忙外的张西平,感慨地说:有的就是有儿有女的人,哪有这般场景,哪有这般孝心。
张西平是福利院老人们的孝顺儿、贴心人。可他年迈70多岁的老母亲就住在附近几里路的喻家塔村,他都很少回去探望、安慰。2005年腊月29日,他一直在福利院忙着老人们都吃了团年饭,洗了澡,换了衣服,天黑时才拎着年货回到家里,陪着母亲没坐好一会,就又要道别:“妈,孩儿不孝,没陪您吃团年饭,也不能陪您过年”。他母亲十分通情达理:“儿呀,你去吧,你是院长,院里有几十位老人需要你呢!”于是,他急匆匆地踏上了回福利院的路。
细 心
张西平心里时刻装着老人,和老人们朝夕相处,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观察的细、想的细、做的细。他的丝丝情、点点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田。
每天早晨起床后,张西平就到老人们的寝室里去,一个一个督促他们洗脸、刷牙。去年冬的一天,他发现有几个老人对着窗户上的玻璃洗脸、整衣。他马上意识到老人们在福利院生活环境条件好了,都讲究形象仪表了,爱美之心人人有,他及时在院民房间配备了镜子。
每顿吃饭,张西平都细心观察老人们用餐情况,如果发现那位比平时吃的少,他马上警觉到为啥吃的少,是否是犯了病,还是心里有啥事?去年6月30日晚餐时,他发现聋哑人毛光明精神不振,饭没吃几口就不吃了,他忙放下碗筷,和毛光明比划起来,才知道毛的腰疼病犯了,速去请医治疗。很快解除了毛的病痛。
每天晚上老人们休息后,张西平都要照例逐一查房,摸摸门窗是否关好,看看火炉是否熄灭,电器是否关闭,听听老人们的咳嗽声和鼾声。去年三月份,张西平一连两个晚上查房,都听到汪吉林独自一人嘴里念着“钱、钱……”。张西平经过细致了解,才知汪吉林并不是说梦话,而是他老家有人欠他700元钱久时没还,张西平先后两次到汪吉林老家做欠款人的工作,使汪吉林悬在心里的钱及时得到归还。
老人走路怕滑,每次降雪,张西平都及时将院内道路、场地上的积雪清扫的干干净净。今年2月16日,大雪下不停,他在雪地里扫雪铲雪忙不停。最后他用草渣把院内的道路铺了一层。
张西平在服务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不仅眼睛观察的细、耳朵听的细、而且心灵感受的细。一次,69岁的陈进士老人进厕所久时没出来,他预感情况有些不对头,赶忙跑进去,发现老人坐在厕所里因犯了病爬不起来。他将老人抱去抢救医治,使老人很快转危为安。
老人们爱赶热闹、看新鲜,凡是附近有热闹、新鲜事,张西平都组织老人们观看。去年6月28日,圣水茶场在九里岗搞开业庆典,张西平带着老人们观看,个个乐的眉开眼笑。他还计划今年五一期间,组织老人们到谭家河水库、宝丰山搞一次小范围的旅游,让老人们也潇洒潇洒。
耐 心
福利院的老人们中,有不讲卫生不洗澡的,有生病不愿吃药的,有脾气古怪不和睦人的,还有不讲道理的。张西平认为,世上没有用心解不开的结,没有用心捂不热的心。只要自己有毅力、有耐心付出真情,这些都是能够改变的。
院民柯昌志,2004年冬刚入院时,长期不愿洗澡,头几次张西平给他生了火,提了水叫他洗。他只洗了几下手就算了。后来张西平干脆动手帮他脱衣服,给他擦身搓背。并开导说:常洗澡有利身体健康,浑身爽快,睡觉舒服,再则,你不讲卫生,身上脏兮兮的,人见人都嫌弃你,这多不光彩。在张西平的耐心帮助下,柯昌志终于养成了常洗澡的好习惯。而且经常穿着干净的衣服,浑身收拾的利利索索。
院内有几位老人,患病吃药常常不能按时服药或按剂量服药,有的甚至厌药,把药放着不吃。张西平发现这些情况后,把每位患者的药都 集中在他那里,每天由他按时按量督助着患者服用。这样虽然麻烦,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今年二月份,院民潘永贵、夏书茶俩人因一件小事产生矛盾,俩人见面吹胡子瞪眼睛视如仇人一般。为了化解他们俩的矛盾,张西平数次做双方的说服疏导工作。对他们讲,常在一个锅里吃饭,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相互团结,和睦相处,咋能为点小事记仇。最后终于使俩人握手言欢。
尽管张西平如此关爱老人,但是有时也莫名其妙地挨打受骂。去年中秋节,柯昌志喝醉了酒发酒疯,张西平前去劝阻,被他打了一巴掌。然后冲出大门外,在路上狂奔乱叫。张西平挨了巴掌,不仅不气不恼,而且紧随着柯昌志追了出去,一直追了两里多路,把老柯背回院里。他的耐心宽容心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自去年年终开始,张西平组织院里的老人们开展了争当“讲究卫生、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团结同志、爱护公物财产”五好院民的竞赛评比活动。凡被评上五好院民者,院里授“五好了院民”牌,发给奖金20元。牌虽然不大,奖金虽然不多,但这项活动对老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风气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 心
近两年来,张西平在搞好管理服务的同时,还尽心尽力改善院内环境,发展农副业生产,提高老人生活水平。他通过争取上级民政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新建起花坛4个,铺水泥场480㎡,铺水泥环形道300㎡,栽植成形的桂花、雪松、广玉兰等风景树30多株,栽植油桃、梅子树200多株,整个院落树茂枝盛,风景怡人。院里建有活动室,添置有彩电、冰柜、洗衣机、健身器材等。老人们吃也方便,洗也方便,乐也方便。福利院有20多亩耕地,张西平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种蔬菜、种粮食。无论播种还是收获,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始终走在队伍前面,翻地、挑粪等苦活他总是扛大头。肩挑肿了、手磨破了他没有吱声,腰累疼了他咬牙挺住。通过起早贪黑的打拼,福利院去年收玉米、小麦、黄豆等粮食2.5万斤、油料0.12万斤、蔬菜2万多斤。自办养猪场杀猪6头,产肉1500多斤。院内收入增加了,院民伙食不断得到改善,每顿都有2-3样菜,每周都加一次餐,逢年过节加大餐,鸡、鱼、肉全都有。人月平伙食费200-230元。
张西平热爱老人,对待老人孝心、细心、耐心、尽心。老人们对他也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每次他外出若天黑没有回到院里,许多老人就到大门口盼他等他,只要见到他那熟悉的身影,老人们就欣喜地喊叫“院长回来了,院长回来了”。2005年“七一”,张西平被中共竹山县委、宝丰镇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今年3月份,全县各乡镇分管领导和民政助理到福利院现场观摩后。他的办院经验和方法在全县推广,他的敬老、爱老事迹更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