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第二故乡情
“你们把我叫张技术、张干部、张大哥,还有‘瓢把子’”,1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回到原工作地——两河农场,见到老同事,笑忆当年。随行陪同的县长沈学强笑着补充道:“他们现在又把你叫教授,叫校长,一共六个称呼。”在场的群众都哈哈大笑起来。
最是此情永难忘
张端品满头银发,和蔼慈祥,虽然他回竹山次数不多,但每次都要和老同事座谈,而且必去工作过六年的两河原种场。9日下午,张端品在农业局大院里见到老同志刘代坤,赶紧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问好。10日上午,由于沿河公路不通,他乘车绕行几十里,两次下车步行,一下车就开始挨家挨户看望老农工。他不仅问到老人们的身体,还一一说着他们儿女的小名儿,打听他们现在做什么。”在农工刘玉秀家喝泡米花时,他“老夫聊发少年狂”,连连说:“来,照相,照相,快给我们照相。”他最念叨的是老农工吃了那么多苦,叮嘱年轻的场长要照顾好他们。
君子本色坦荡荡
10日下午,在作学术报告时,张端品谈及去年4月份诸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该校抗虫转基因水稻做的批评报道,也一针见血地说明幕后的巨大商业利益之争。在出席华农大和竹山一中联谊座谈会时,他在客观介绍华农大的硬件建设、师资水平和强势学科的同时,也公开承认“我们的录取分数比武大、华中科大要低几十分。”说到当大学校长,他说最担心的是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而发生突发意外事件。他还念及兄弟院校——华南农业大学(3月份,两周内发生四起跳楼自杀事件),“我很同情他们,他这段日子最难过,毕竟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而老师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发生意外。”
流金岁月苦亦乐
县农业局局长龚文林说:“张校长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两河,这段经历的确是他铭刻在心、不能忘怀的。”
是啊,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痛失爱妻(他的第一个妻子范玉洁原籍湖南,是他大学同学,在生育第二个女儿后不久不幸因病去世)、考上研究生都是在竹山。据老同事龚世国回忆,当时缺乏科研条件,张端品白天和农工一起从事重体力劳动,还为自己妻子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而不安,干起活来赛过农工,晚上才能学习专业书籍。他爱好打乒乓球和篮球,每次步行几十里进城都要过把瘾。妻子生病后,四年都是他一人带着小女儿,大伙儿经常看到他让女儿“骑光光”。业余时间突击三个月靠一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自学英语,一举考上研究生。
“他们两口子和谁都合得来,大家都喜欢他们一家。”张端品每次帮我县争取项目和资金时都说:“给我那个地方安排点儿项目和资金,那个地方太穷了。”人家以为他是竹山人,其实他是荆州江陵人。也许,因为淳朴的人民,让张端品对竹山这块土地爱的深沉。 (弓 长 郑 炜 刘德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