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办砖厂的一名普通打工仔,靠着辛勤的汗水和努力,从普通工人到技术骨干,再到车间主任。在企业改制后,他联合10名员工,买断砖厂,成立公司,跃升为民营企业“老总”,开创了自己辉煌人生。他就是县“优秀乡土拔尖人才”,潘口乡柿湾建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薛仁翔。
1984年,才成家立业的薛仁翔家里穷得叮当响,为改变贫困的窘境,他到原潘口乡砖厂当了一名打工仔,在个人不断成长的同时,通过不断琢磨企业管理,他逐渐形成了一套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2004年3 月,砖厂实行改制,薛仁翔邀9位股东投资180多万元,一次性买断砖厂所有权,成立柿湾建材公司,薛仁翔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上任后,薛仁翔实行定岗定责,推行多劳多得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年生产效益比改制前同期增长40%。生产、管理、销售走上正规后,薛仁翔又投资15万元新购一台大型制砖机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使日出毛砖坯量比原来增长35%,同时,对轮窖进行改造修建,提升烧制速度和质量,扩大毛坯砖和成品砖存放规模,在土料运输上,改人工拖车拉运为汽车装运,改人工拖车装窖、出窖为小三轮车操作,使工效比公司初建时提升5倍多。现在,公司已成为年销售成品红砖1000万块的现代化企业,年产值从150万元上升到250万元。
企业发展后,薛仁翔不忘回报社会。该村二组村民多年来为饮水难问题是找上又找下,一直未得到解决,去年下半年,薜仁翔投资6.5万元,在堵河边建一个250立方米的蓄水塔,解决了全组143户、600多人的卫生饮水问题。二组贫困户薛申保家两个老人弱智,4口人挤在半间屋子里,2003年他因娶媳妇到如今还欠有6000多元债务。今年初,薛仁翔上门把他找到自己的砖厂上班,每月除有稳定收入800多元,还能兼顾家庭生产和照顾二老,休班时还能下地干活,不到半年已还欠债3000元。 (李大权 梁时存 刘衍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