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宝丰镇喻家塔村因缺水荒芜14年的18亩鱼塘开始放水养鱼。这片鱼塘建于1992年,以前因缺水既养不上鱼,又种不了稻谷,让农民吃尽了苦头。如今,小水利项目建成后,水的问题解决了,承包鱼塘的农户再也不用担心鱼苗因缺水而死亡了。
一直以来,旱灾都是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为彻底解决农民用水难、吃水难问题,去年8月份,我县率先在宝丰镇动工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涉及宝丰镇6个村2952户12400人,总投资440万元,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6200亩,理论年增产粮食120万公斤。
“夏天放种,秋天放火,收的都是哑巴草。”——该镇曹家湾村3组农民李家贵说,他家二亩半水田由于在水尾子上,2001年大旱时颗粒无收,4组储昭斌3亩田虽在水头子上,但也只收了四成秕谷。村支书刘德奎介绍说:“1989年村里修了7500米土堰,但因这儿的山体是膨胀土,下雨就滑坡,有堰无水。”去年这个村改造衬砌了老土堰,新修4000米水泥浆砌堰,全村1856亩田地全部实现了渠网配套。村主任曹明宏统计了今年全村小麦的产量:过去平均每亩不到150公斤,有水灌溉后,单产达到280公斤。用水问题解决后,村上的劳力也从过去全年困在地里挑水抗旱中解放出来,全村800多劳力中有450人外出打工。田里收入增加了,打工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
水的问题解决后,也为农村创造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喻家塔村支书冯显亮介绍说:原来一到插秧季节,农民争水常发生纠纷甚至殴斗,如今水足了,农户之间很少发生纠纷,邻里关系也和睦了。同时,该村有40多个农户也开始尝试在稻田里养鱼。 (夏行武 王 孟)
一直以来,旱灾都是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为彻底解决农民用水难、吃水难问题,去年8月份,我县率先在宝丰镇动工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涉及宝丰镇6个村2952户12400人,总投资440万元,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6200亩,理论年增产粮食120万公斤。
“夏天放种,秋天放火,收的都是哑巴草。”——该镇曹家湾村3组农民李家贵说,他家二亩半水田由于在水尾子上,2001年大旱时颗粒无收,4组储昭斌3亩田虽在水头子上,但也只收了四成秕谷。村支书刘德奎介绍说:“1989年村里修了7500米土堰,但因这儿的山体是膨胀土,下雨就滑坡,有堰无水。”去年这个村改造衬砌了老土堰,新修4000米水泥浆砌堰,全村1856亩田地全部实现了渠网配套。村主任曹明宏统计了今年全村小麦的产量:过去平均每亩不到150公斤,有水灌溉后,单产达到280公斤。用水问题解决后,村上的劳力也从过去全年困在地里挑水抗旱中解放出来,全村800多劳力中有450人外出打工。田里收入增加了,打工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
水的问题解决后,也为农村创造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喻家塔村支书冯显亮介绍说:原来一到插秧季节,农民争水常发生纠纷甚至殴斗,如今水足了,农户之间很少发生纠纷,邻里关系也和睦了。同时,该村有40多个农户也开始尝试在稻田里养鱼。 (夏行武 王 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