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
发布时间: 2006-06-3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得胜镇圣水村党支书师利波
沐阳

  一个昔日贫困落后村,在他带领下,兴茶叶产业,修水泥路,建沼气池,让农民的腰包日渐鼓起来,使农家变得日益靓丽。他就是心系乡亲、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新农村建设好路子的得胜镇圣水村党支部书记师利波。
  圣水这片贫瘠土地上,过去村民一直靠种植粮谋生存,始终没能摆脱贫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上先后办过砖厂、石灰窑,期盼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圣水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在苦苦探索中,村支书师利波眼前一亮:紧邻的圣水茶场茶农靠种茶富裕起来,我们何尝不能种茶致富?
  党员会上,他的意见一提出,便遭到质疑,“种粮是农民的正道,茶叶能当饭吃?”会议不欢而散后,他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又分头做党员、群众代表的工作。可开会时,群众就是不到,他和村干部一家一户去请。经反复耐心宣传解释,1999年秋全村第一块300亩的连片茶园在四组动工了。同时,他向村民作出三项承诺:一是旱地建成了茶园,村里保证解决好吃饭问题;二是作为农户承包地,只要种了茶叶,村里将根据种植情况,解决税费上交问题;三是茶园建成后,如果有农户不愿种,村上想办法转包。
  当年冬,村里3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准备种茶籽时,竟有80%农户不愿承包了。师利波和四名村干部分头深入群众家里做工作,每名干部包联5户明白户。当20户农户领办茶园时,曾一时怀疑、观望的农户也纷纷要求承包茶园。茶叶是不是种得好?农户能不能增收?一连串的问题随之摆在了他面前。为解决幼龄茶园收益问题,他决心带领大家走套种增收的路子。村上从外地购回4000斤优质花生种,发放给群众搞套种。当年秋,套种的地膜花生喜获丰收,每家茶农收获几千斤,村里又联系商贩上门收购一空。大家一算帐,一亩茶园仅套种花生就比种小麦多200多元,而且投入小、投工少。尝到了套种甜头,秋季时茶园又套种上了油菜。
  眼看茶叶就要到采收时候了,怎样处理鲜叶才能让茶农增收?权衡再三,他和几名个村干部筹资3万多元,购回一套机械,请来技术员,在村委会搞起了茶叶加工。鲜叶不愁卖,还能卖上好价钱,村民种茶积极性越来越高,茶园面积也越来越大了,茶农也日渐富起来了。现在,全村茶园达1580亩,人平1亩;茶叶占农民总收入的60%,茶农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有21户;家家有了彩电,80%农户买了摩托车。
  在发展茶叶产业中,他带领群众新修通院到户水泥路3.2公里,架起一座过河桥,彻底解决了村里交通难题;兴建引水渠2500米,让150亩水田得以旱涝保收;搞“三改一建”,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63户住上楼房,178户用上沼气,新农村变得越发靓丽起来。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