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潘口水电站是堵河流域水能开发的龙头和关键项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全县广大干群的密切关注。四十年来,潘口水电站项目经历过风风雨雨,几度起落。为了增进大家对她的全面、准确认知。本报今日起推出潘口水电站开发纪实系列报道,共分《沉重的“潘口”》、《创造发展机遇》、《项目推进的背后》、《谁在推进》、《付出总有回报》五篇。
潘口水电站开发纪实系列报道之一:
沉重的“潘口”
没有哪一个话题让竹山人如此津津乐道;没有哪一个话题让竹山人如此内心激动;没有哪一个话题让竹山人如此热情不减。
这个话题就是潘口水电站,竹山人约定俗成,将其称之为“潘口”,并为“潘口”上还是不上、什么时候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也许,竹山人注定绕不开“潘口”这个话题。
这是个魂牵梦绕的话题,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潘口水电站位于湖北省竹山县堵河下游河段,下距竹山县城13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950km2,占堵河的71.6%,多年平均流量164m3/s。电站正常蓄水位355米,死水位330米,装机容量51.3万千瓦,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10.8亿kW·h,坝址地质条件良好,枢纽工程建设技术难度不大,施工条件良好,交通运输方便,工程开发条件良好,建成后可有效缓解湖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压力,对优化系统的电源结构、降低火电机组煤耗、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湖北省堵河潘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卷》中,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这样给潘口水电站“画像”。
这个“像”画得可不容易。大家也许不知道,在河流上建水电站并不是说想在哪儿建就在哪儿建,除坝址的地质条件外,为保证水能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国家按照优化配置水资源,发挥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对流域开发进行规划,这个规划具有法定效力,必须遵照执行。同时,一座水电站必须对拟选坝址河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布置和施工条件等进行反复论证,并选择两个以上的坝址河段进行比选。
1966年,原水利电力部长沙勘测设计院(现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提出了《湖北省堵河查勘报告》与《湖北堵河水电规划选点报告》,建议堵河干流采用黄龙滩、潘口两级开发方案,并推荐黄龙滩电站作为堵河开发的第一期工程,黄龙滩电站顺利于1969年4月开工兴建,1974年发电,1976年竣工。1970年,中南院在进行黄龙滩水电站技施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潘口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1970年5月完成了潘口、石门两个坝址的比较选择工作。5月中旬,经湖北省、水利电力部第十工程局、郧阳地区、中南院以及各方面代表会商了选坝意见,经过比选,并报上级批准,选定了潘口坝址。7月,中南院在对鄂西北地区水利资源进行复勘后,编制完成了《鄂西北地区水利资源开发研究报告》。1981年,根据华中电网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水电部向中南院下达了编制堵河河流规划、潘口水电站与黄龙滩水电站扩建两项初步设计的任务。1982年—1985年,中南院先后完成了《湖北堵河河流规划报告》、《堵河潘口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先后在潘口坝址共进行了地质钻孔7840米,开挖勘探平硐1402米,槽坑探开挖5030立方米,还进行了岩基、建材、水力学模型等多项室内外试验。1985年11月,水利电力部水电建设总局与湖北省计划委员会联合召开审查会,形成了《湖北堵河河流规划及潘口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该会议纪要同意堵河干流的规划为潘口、小漩、黄龙滩三级开发,潘口水电站的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提高黄龙滩水电站大坝防洪能力的作用。
上个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潘口水电站有三次上马机遇,可惜三起三落。
1970年9月,在兴建黄龙滩水电站的同时,水电部第十工程局成立了潘口工程指挥部,开始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队伍已经进场,设计方面也完成了潘口水电站初步设计的大部分工作。12月30日,为荆江防洪和缓解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国家开工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潘口工程奉命下马。
1986年3月,水利电力部以(86)水电水建字第17号文下达批复,批准了《湖北堵河河流规划报告》和《潘口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潘口水电站工程具备开工条件,上马再一次提上议事日程。1987年,因为考虑到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国家与湖北省政府按3∶7的比例出资组建清江开发公司,开工兴建隔河岩水电站进而梯级开发清江,潘口水电站再次被搁置。
1998年5月,省电力局有意开发潘口水电站,并且决定由省电力公司承借周转金,作为可研经费,委托中南院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8月,国家推行“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潘口水电站又一次错过了上马的机遇。
2003年3月26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率领湖北省考察团赴浙江考察并推介招商项目,作为十堰地区重点项目的潘口水电站引起了浙江纵横控股集团的关注。经过实地考察、洽谈,该集团与市、县两级政府于8月26日签订了梯级开发堵河水能资源的框架协议,由该集团投资58亿元兴建潘口、龙背湾、小漩三座电站,总装机86万千瓦。
鉴于初步设计报告于1985年通过审查后,潘口水电站一直未开工建设,至2003年底,已时隔18年,库区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筑坝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2003年10月26日,湖北堵河潘口水电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南院承担重新编制潘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2004年3月至8月,潘口水电站项目全面开展测量、淹没实物指标调查以及地质钻探等大量细致的工作,全面进行各个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等基础性工作。由于经济和社会进步,国家对于项目的要求更高,程序更多,管理更严,这无疑加大了项目上马的难度,对我县能否把握住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张华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