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走笔(下)
3年来,县财政充分运用财政贴息资金、中小企业贷款和信用担保等财政手段,累计争取财政间歇资金200万元,为主体财源“输血强体”,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推进企业项目申报工作,截至2006年8月,先后有22个项目进入省、市“笼子”,争取项目资金近300万元。同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每年按照本级财政收入1.5%的标准,配套安排财源建设资金,与项目建设资金和企业科技“三费”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全部用于重点民营企业技改扩能建设和科技创新。给予全县30余户?次?民营企业奖励22.4万元,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自2004年开始,县财政调整支农思路,把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作为重点进行扶持。如财政投入320万元,使圣水茶场茶叶总面积达8万亩,研发的12个新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我县富民主导产业之一。今年仅天新公司技改扩能一项,财政就给予企业技改资金和科技三费资金扶持达170余万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全国最大的单宁酸生产出口基地。
各乡镇财政所在抓好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的同时,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大抓经济、抓大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柳林乡和官渡镇财政所通过包村扶持困难村发展烤烟生产,带动和促进了烤烟产业的壮大。楼台乡财政所领办冬枣产业,培植60亩苗圃,为全乡提供3000亩地面积的优质枣苗……
一件件实例,向人们回答了“税改后,财政所不收税了,做什么的问题”!
同时,县财政还结合全县17个乡镇经济发展实际,创新县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对乡镇新上项目提供的税收按50%的标准奖励。乡镇年度财政收入超收部分给予40%的奖励,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增收。柳林、官渡、竹坪、大庙和双台5个乡镇今年仅烤烟种植面积就达2万亩,农民增收2500万,年提供税收500余万元,是武烟集团、将军集团和张家口烟厂优质烤烟基地。
在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全县财源建设块头不断壮大,财政收入大副增长,由“十五”期初2001年的6576万元净增2302万元,年均增长12.8%。今年全县财政收入将达到1008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元至8月完成的6962.5万元财政收入中,仅工业经济提供的工商税收就达5323.5万元,全年工业经济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6%。
我县走出了一条由农业税收型财政,转向以工业经济税收型财政的成功之路!(杨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