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7日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友军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以来的主要工作,请予审查。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三年,是我县重点建设投入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社会稳定形势最好的三年,也是人大监督成效明显增强、民主法制建设长足进步的三年。三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发展主题,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创新,突出监督重点,追求监督实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突出重点,服务发展,依法履行职权,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坚持以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大力实施法律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在我县正确贯彻实施。常委会切实把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威,保障和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县,构建和谐社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对农业法、劳动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21部法律开展了执法检查,对“四五”普法工作予以了重点督办,对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并始终注意把法律宣传教育与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把执法检查与督促纠正重大违法案件结合起来,把法律监督与改进执法环境结合起来,为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二是坚持围绕县委工作中心,突出发展第一要务,高度关注社情民意,扎实开展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一府两院”推进工作。常委会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找准自身优势与县委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先后就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十一五”规划制订、项目强县战略实施、经济环境治理、城镇建设规划落实、县城环境整治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林业重点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情况等重点工作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抓住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积极寻求化解矛盾的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交由政府办理落实,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原则,进一步规范任免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干部任后监督,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常委会根据《地方组织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修订《县人大常委会任免、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完善并坚持实行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调查考察、民主审议投票、现场就职演说、当场颁发任命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任免工作程序,增强了人事任免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重点加强干部任后监督,制订出台《述职评议办法》,建立任命对象提交年度述职报告以及述职报告审查意见反馈等制度,成立述职报告审查小组,对述职报告进行集中评议,提出评议意见,监督整改落实,有效提高了国家公务人员主动接受监督、努力勤政为民的自觉性。三年来,常委会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1人次,其中任命政府组成人员87人次、法官54人次、检察官9人次,免职49人次,接受辞职3人次。
四是坚持加强联系沟通和工作指导,狠抓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量化管理,促进全县人大工作平衡开展。常委会坚持邀请乡镇人大主席轮流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视察调查活动,及时寄送人大信息资料,通报工作,推广经验,为乡镇人大了解全县工作重点和常委会工作动态提供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了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乡镇人大工作规程》和《乡镇人大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并在每年年初下发关于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统一要求,制订量化目标,实行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了乡镇人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加强换届选举工作指导,顺利完成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任务。在2006年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严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把引导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与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结合起来,成功选举产生了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和新一届乡镇人大代表,圆满完成了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任务,得到省、市人大的高度评价。
二、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狠抓工作落实,人大形象明显提升
1、以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树立了人大的创新形象。常委会立足创新思维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工作水平和决策能力,在按照要求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狠抓学习不放松,通过会前集中学法、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学理论、学宪法、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先后11次邀请法律工作者或执法单位负责人,对21部法律和6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切实做到了视察调查先学法,讨论问题不离法,行使职权依据法,作出决议符合法。同时,在严格遵循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狠抓人大制度建设和工作程序规范,健全完善了会议议事规则、代表工作联系、财政预算监督、群众信访办理、审议意见督办、工作对口联系等一套科学合理、程序严谨、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完善和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的工作行为,使常委会工作运行机制更加符合权力机关的特点。特别是对有关问题提出明确时间要求,有效增强了制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约束力,对于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2、以改进视察方式,提高视察质量为出发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了人大的务实形象。常委会本着“选择议题要精、调查研究要深、反映情况要真、发现问题要准、审议质量要高、解决问题要实”的原则,注意把握人大工作特点,科学运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办事机构作用,积极改进视察方法,规范视察程序,提高调研水平。坚持主任会议确定议题,办事机构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工作难点,选择视察重点,拟定视察方案,组织视察调查,综合运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网上征询意见、组织专家座谈等多种调研形式,广泛收集民声,充分反映民意,掌握真实情况,切实做到讲成绩实事求是,提问题直言不讳,谈对策有的放矢,达到了审议一个议题,推动一项工作的目的。
3、以提高审议质量,落实审议意见为着力点,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树立了人大的权威形象。常委会围绕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这一中心环节,着力完善监督制度,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措施,加大督办力度,保证了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制度,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健全《审议意见书》制度,探索改进审议意见交办形式,采取人大、政府联系会的方式,当面交换办理意见,提出办结时限,跟踪检查督办,从而进一步理顺了人大决定与政府落实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大监督的权威和实效。三年来,常委会共向政府提出关于动物防疫、安全生产、文化教育、计划生育、林业产业、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审议意见19份,均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监督实效明显增强。
4、以规范办理形式,落实代表建议为落脚点,不断加大督办力度,树立了人大的为民形象。督办落实代表意见建议,使代表满意,让人民放心,是尊重代表权利,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常委会从规范代表意见建议的提出和办理程序入手,制订完善了《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的提出及办理办法》,改革过去一年一次听取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的作法,实行办理过程中全面督办并听取办理进展情况报告,办理结束后再听取办理结果报告的“双审制”,保证了代表意见建议的办复落实。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办理方式,普遍建立办理工作责任制度,做到上门征求意见,实地办理落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理质量一年比一年高,落实效果一年比一年好,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 三年来,代表共提出意见建议366件,办复率达100%,代表满意率95%以上。同时,常委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始终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维护民权的重要渠道,健全完善信访办理制度,不断加大督办力度,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72件(人)次,积极督促有关部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围绕核心,打牢基础,锐意改革创新,对外影响不断扩大
第一,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人大工作环境更为优化。换届以来,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汇报制度,凡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和重要议案,都及时请示县委,听取县委意见,服从县委决定,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县委领导之下,及时将县委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保持人大工作与县委工作的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常委会班子成员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分别在烟叶产业、水电产业、农业生产、林业工程、工业经济、民营经济、交通建设、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和各自联系乡镇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以烟叶产业为例,年均为农民增收1600万元,提供财政收入500万元,已成为我县的重要税源之一。县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充分尊重人大法定地位,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意见》,为人大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辩证关系,强化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同台唱戏,同心协力,共谋发展,才能为人大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