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世根 刘佳平
城关镇信用社班子成员查阅文明档案。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周围却存在着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城关信用社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产生了强大的“磁场效应”:到11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9010万元,同比净增16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6200万元,累计投放9140万元;近几年先后被各级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把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本着“抓学习、强素质,抓班子、带队伍,抓创建、促发展,抓管理、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在求新、求实、求进上下功夫。鼓励职工参与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目前有10余人通过在职函授教育大专毕业;在信用体制改革中,轮流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和微机操作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门柜的服务水平;积极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组织职工踊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开展义务献血和义务植树活动等,增强了职工的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立足支持城区经济发展,坚持为城区居民、私营个体企业服务的办社方向。确立以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策略,将基本市场定位放在“立足零售业务,服务城区居民,发展一方经济”上,开拓了城镇居民及中小企业、个体民营经济组织这一信贷市场,积极投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小额工商业贷款,拓展了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票据承兑等业务。推行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的分配激励机制,使员工的工资与经营成果及工作岗位、工作量、目标、效益等挂钩。同时,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功能,建立金融超市,提供开放式服务,使信用社成为“广泛贷款的银行,永远不走的银行”。
注重加强市场开拓和强化优质服务相结合。各分社在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的同时,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促进存款快速增长的手段,通过强化业务公关,加强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系统性存款大户的联系沟通,吸纳存款;相继开办了“鸿泰分红保险”、地税代收代扣税款等业务;帮扶城关镇桥儿沟、南门、二道坊、桥东等村,用于特色产业建设、农房改造、公路建设等资金1000余万元;加大对优势产业、优秀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分别向建筑建材及房地产等行业授信100万元、300万元;对国土收储中心放贷45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