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儒舜
“过去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现在公道不公道,一看就明了。人员编制和财政资金等敏感政务在互联网上公开,是我县政务公开的一个里程碑,是打造‘阳光政府’的一个明智之举。”12月19日,记者打开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在“网上服务”栏目看到的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发出如是肺腑之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政务公开促进和谐”——今年6月30日“竹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开通以来,我县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让涉及到“人”和“钱”的焦点、热点、难点等“敏感政务”直接和群众见面,从而洞开了一扇基层民主的“明亮窗口”。如今,无论是谁,只要能上网,打开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随着鼠标的移动,全县所有便于群众知情和方便群众办事的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党政群机关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等一目了然。截止目前,已公开上网的财政专项资金包括农村中小学贫困生“两免一补”资金、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等71项,公开金额近2.6亿元;全县拥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410个,公开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其他编制工作人员9826人;公开的部门预算单位35个,内容包括财政拨款补助、预算外收入等。
12月19日,记者走进县财政与编制公开办一探究竟。工作人员介绍说,网站具有任意浏览、随意查询和网上咨询、投诉、建议等多项功能;可以在“政务公开信息”、“财政政务信息”、“编制政务信息”等栏目了解财政与编制管理的最新动态,浏览“财政专项资金”栏目就可以查看财政资金的分配政策、分级拨付情况和到人、到户或项目单位的情况,在“资金查询”栏输入查询信息就可轻松搜索出相关信息。为方便查询,有专人每天登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浏览、查询、记录网上咨询、投诉、建议内容;印制分发了3000余份《查询指南》,在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竹山宾馆、财政局等15个单位和17个乡镇设立了32个免费查询点,乡镇查询点设在财政所一楼,摆放免费查询电脑,提供桌椅、茶水、意见簿,将查询点办成为人民服务的窗口、沟通百姓的桥梁、联系人民的纽带。
财政编制网开通以来,得到了群众的热情关注与真心拥护。截止12月19日,网上查询人数突破8300人次,共收到网上建议、咨询、投诉109多件,回复率100%。9月7日,在县疾控中心工地干活的竹坪乡仁和寨村8组陈和春,利用工作之余到城关财政所,在查询指导员郑涛的指导下,自己在触摸机上试着一步一步地查询,不到会儿找到了他名字项下2006年实领粮食直补金28.80元。“以前,发的资金到底有啥依据心里总没谱。这下好了,在网上一查一目了然。”这是陈和春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朴素评价。
县委副书记朱林点评: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可有效地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与效益,可有效地增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使命感,是联系人民群众和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方式,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