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个体工商业快速发展探析
秋 石
元月中旬,记者在人民路新华书店旁看到:一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楼房一楼一个宽大的门面房正在装修,“祥云鞋城”四个大字镶挂门顶,分外醒目。鞋城老板介绍,这是他投资数万元刚刚租下的400多平方米的门面,他将把原有的一处门面转租出去,新开一家县城规模最大的鞋城。看“祥云鞋城”的气魄,观庸城店铺的变化,不难发现,我县个体工商业正在发生着一次质得飞跃。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1.3万户,年递增近千户。其中县城就有6000多户,2006年仅城区新增500多户,并且经营规模飞速扩大,县城50%个体工商户搬进了崭新的门面房。是什么在推动着个体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人士。
有人说,县城近两年工商业从发展速度到经营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与地产开发有着密切关系,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据房管部门透露:两年中我县房地产开发建筑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商业门面就达2.5万平方米,价值过亿元。而这些门面房大多被当地个体工商户租赁或购买,一大批新的门面开张营业,让人耳目一新。由于新门面的诞生,加之城建管理的日渐规范,致使一些摆地摊的进了旧门面,旧门面的业主换成了新门面,小门面的换成了大门面,整个经商的品位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不但提升了县城商业的水准,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从这个角度而言地产业的发展确实推动了县城工商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改制国有转民营,导致需要再就业人数增多,而从事个体工商业又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从而不少人跻身商界,推动我县个体工商业飞速发展。经商需要项目和门面,而一些已具实力的老个体又要扩大经营规模,这就使得新开发的门面成了“俏货”,尽管新门面价格过高,但仍然挡不住门面对商家的诱惑。就拿人民路来说,一旦新门面出炉,立即就名花有主。这无形中成就了地产开发商,也许这些外地老板是看中了我县的招商引资政策,更看好了这些商机。正是我县个体工商业飞速发展才成就了地产业的发展。
这两种因素固然重要,但推动我县个体工商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还是近年来县委、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开明开放的战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投资创业,对内鼓励县内能人和下岗职工经商创业。同时,大力发展城镇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这些因素反过来推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使我县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不断增长,导致了个体工商业的又一次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