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温暖2006】城里事:山城的脚步
发布时间: 2007-02-1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组稿、撰文:王 斌

     金狗辞旧岁,银猪闹新春,2007年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回首时光年轮上的又一度春秋寒暑,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刚刚迈越的365个昼夜,仿佛是365个台阶,横亘在未及尘封的历史上。在这继往开来的日子,漫步大街小巷,随处会感受到庸城愈发地显露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马路宽了,街道多了,城内旧房已是凤毛麟角,不是已拆就是待拆,小区开发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正在兴建的宏发路(桥)和商业步行街已初现雏形,一个“摩天高楼依青山,通天大道飘花香”的县城已初见倪端。
  “东西南北中,处处在施工。”这是人们对如今县城的一个形象的描述。近年来,随着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县城变化日新月异。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县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县城市建设投入最大、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一年。   
  几年前,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昔日明清大道至茂华中学路段原本的一条泥泞小路,如今会变成那么宽阔平坦的一条大道,更没想到茂华中学门前会架上我县首座“立交桥”,从而彻底改变此处交通拥挤的面貌,成为山城的一大亮点;原体育广场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栋高楼就快要竖起来了,这里将建成我县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工程——世纪广场,而新的融体育健身竞赛、文艺会展、大型集会和群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体育中心也开工兴建;还有诸如垃圾处理厂、西关大市场、城南小区等一大批市政建设项目也陆续启动。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我县投资近三千万元,对城区道路、路灯进行改造更新,以连接四条主干道的支干道为辅衬的城区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先后拆迁旧城区危旧房屋10余万m2;新区开发建设也突飞猛进,建成区面积由1994年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3.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了21%,仅2005至2006年房产开发建筑总面积就达到了18万平方米。
   去年8月23日,矗立在城关镇明清砖瓦厂轮窖旁已有22年、高达53米的烟囱瞬间在山城人的眼前消失,当时至少有上千人目睹了这一号称“竹山第一爆”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是我县为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拓宽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采取的措施;为期三天的首届房展会让广大居民开了眼界,据了解,房展会期间有万余人前去目睹了这一盛会,现场达成交易768万元;“此路若通,福泽万代”这是我县72岁高龄的陈锦常老人在襄天高速万人签名横幅上写下的心里话,为争取襄天高速经过我县,支持家乡发展,造福竹山人民,我县数万父老乡亲纷纷签名支持襄天高速经过我县,足以表明家乡的发展变化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 
  半夜睡得正酣,突然一阵接一阵的爆竹声,把人们从美梦中吵醒,这在一年前似乎已让人习以为常,但去年,随着庸城“禁鞭令”的出台,人们睡得香了、耳根清静了,以此为代表,我县城市管理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由城建部门牵头,对街道的“牛皮癣”、广告制作、乱摆摊设点行为等进行了统一清理、规范,让县城靓丽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为建设管理规范、服务有序、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和谐社区,我县将城区原有12个居委会和城西、城乡、东门村3个村一并组建成为5个社区,从而使城区管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我们先看看县城个体业主的变化,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的店面装修越来越豪华,规模越来越大,像以前不多见的珠宝饰品专卖店去年似乎也在庸城“遍地开花”,而且生意相当地好,酒吧业也悄然在县城兴起,人们的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这一切都缘于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就连擦鞋这样看似很小的生意,也租起了门面,而且越来越专业化,大的说来如住房,现在人们买房已不仅仅局限于买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而是注重‘买房子要买面积、买环境、买文化,买回家的感觉真好’了,很多市民换掉自己的旧房子去买自己喜欢的户型和居住环境,更有不少富裕家庭买上了私家车。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