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惠万农
冯家斌 邱世华 胡奎
编者按:今年以来,县信用联社按照省、市支农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全面实施“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和“欢天喜地”三大工程,夯实支农基础,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支农水平,做大做强农贷业务,实现了信贷企业和县域经济同步发展的“双赢”局面。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
如果说信用联社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广阔的农村就是这棵大树的沃土;如果说信用联社是一艏航行的巨轮,那么广大农民就是承载这艏巨轮航行的朵朵浪花。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县信用联社推行的支农“三大工程”中,“铺天盖地”工程就是信用联社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的纽带。
实施“铺天盖地”工程,就是要立足千家万户,把所有农户纳入到这一工程体系中来,进一步做好小额农贷的扩面、增量、延伸工作,确保辖区内农户调查建档、评级、授信、信用农户贷款证发放、持证农户贷款需求满足率和持证农户贷款证年审率均达到100%,从而做大做强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确保广大农户的“三农”资金需求。
“铺天盖地”工程是信用联社支持“三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今年4月,县信用联社召开了实施“三大工程”的动员大会,从而在全系统拉开了“三大工程”的序幕。在实施过程中,县联社采取试点引路,全面推开的办法,首先在宝丰信用社打响第一炮。宝丰信用社结合信用工程年审工作,迅速组织信贷人员对辖区试点村麻家渡镇罗家坡村的394户农户进行逐户调查,并分别为394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在农户信用档案中,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信誉度、资金需求等情况一目了然。在评定的231户信用农户中,一级信用户达145户,授信额达453.1万元;二级信用户103户,授信额达122.6万元,三级信用户83户,授信额达49.5万元,授信总额达625.2万元。与此同时,宝丰信用社还为宝丰、麻家渡两镇496户个体工商户建立了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在评定信用户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信用户名单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在宝丰信用社试点带动下,全县迅速推开“铺天盖地”工程,至6月中旬,全县已完成7.5万户农户的调查、建档和评级授信工作,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3%,已完成2000户城乡个体工商户和50家涉农龙头企业的调查建档工作。
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是为了准确地掌握农户信贷资金需求,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便捷优惠的信贷扶持。4月30日,县信用联社在潘口乡潘口河村召开的支农工作会上,现场为该村415户信用户颁发了证书,授信总额达到633万元,这就意味着415户农户不须其他手续随时可以在信用社借贷到不超过633万元的信用贷款。不仅如此,不同等级的信用户,可以享受到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和不同的利率优惠政策,评上一级信用户的农民吴清群,他的授信额达到5万元,还可以享受到基准利率优惠30%的政策,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个信用证,他说:“我是搞绿松石生意的,现在虽然还不用贷款,可随时都有资金短缺的时候,这个信用证可是我的好靠山!”
在实施“铺天盖地”工程中,为切实把小额农贷办成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县信用联社在严格落实6个100%的基础上,一是严格落实小额农贷有关优惠政策,确保信用户、个体工商户授信额度内贷款需求无条件100%满足;二是实行差别利率,一、二、三级信用户享受不同的优惠利率政策,让信用户切实感受到“信用”的价值,从而在广大农户当中形成了当信用户光荣、当信用户实惠的观念;三是提高授信额度,在以前的贷款额度1至3万的基础上提高到3至5万;三是做好农户联保贷款,对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村特色大户,推行联保方式,确保资金需求。宝丰镇上坝村三组村民李大学,放弃在全友家私年薪30万元的软床厂长职位回乡创业,于6月中旬向宝丰信用社申请借款25万元自办家俱生产加工厂,因借款额度超过了小额农贷最高授信额,宝丰信用社为其牵线实行农户联保,已于近期将贷款申报审批办理到位,解决了其创业启动资金难题。
至6月中旬,县信用联社已累计投入扶持“三农”贷款787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真正成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有力靠山。
短评: 广大农民的好靠山
农村信用社生在农村、根在农村、发展在农村,离开了农村,农村信用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县信用联社实施的“铺天盖地”工程,为全县所有农户建立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确定了授受信额度,真正把每个农户当成自己的扶持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切实体现了扶持“三农”的宗旨,真正成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好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