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交通前5个月的报表上两组数字引人注目:一组是重点交通建设完成白竹路等公路路基89.5公里、水泥路面70公里、“六桥一隧”进展顺利;另一组是通村水泥路建设完成路基337.1公里、路基改扩建30.3公里、水泥路面166.3公里。透过数字,我们看到了交通建设者们一路洒下的辛勤汗水和骄人业绩。
俗话说“龙头怎么舞,龙尾怎么摆”,县交通局在今年“作风建设年”中,从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抓起,用实际行动去感召队伍。县农村公路办公室干部章荣在接受采访时感慨的说,今年4月上旬,副局长陈四海带着农村公路通达工程调查工作组,在秦古、竹坪等乡镇农村公路升等进等信息采集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阴雨绵绵,他们乘坐的一辆旧吉普车在风雨途中多次遇到险阻。一次在得胜镇八道村采集道路信息返回途中,下起了大雨,天黑路滑,坡路很陡,在一个急拐弯处,车没刹住直往下冲,幸好路边有一块石头止住了车轮,避免了车辆坠入悬崖。近年来,陈四海带着工作队员翻山越岭,丈量测绘,对3363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了普查,建起了系统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数据库,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他们出色的工作受到省交通厅表彰。
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在服务项目建设中转变干部作风。他们在通村水泥路建设中,投入资金10余万元,租赁四台压路机,免费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无偿为乡镇进行路基勘测、规划设计、投资预算和承担工程监理。截止目前,全县建成通村水泥路1000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65个,新修村级公路312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成为交通干部锤炼作风的舞台。省际出口路洪九路的立项和开工建设,是他们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体现。他们组织专班10余次到省市主管部门争取立项,用诚心实意为民办事的精神感动了上级主管部门,终于在去年被批准立项,并投资1350万元建设洪九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提速创优、服务创新中检验干部作风。为抢在5月13日“女娲文化节”开幕前夕,完成麻家渡桥加宽工程建设,工程师孙光文把工程量化到天、细化到时。5月12日下午桥面还剩6块预制梁板没有安装,但由于每块梁板重达20余吨,起吊十分困难,干到晚上10点时,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求第二天吊装,而孙光文却自己带头上阵,直到凌晨3点才将最后一块梁板安装到位,从而保证了文化节期间道路畅通。(党世根)
短评:务虚与务实的辩证法
人们常说:“不看如何说 ,只看如何干 ;不看如何忙,只看忙后有无成果,以成果论实绩”。所谓“成果”,就是不仅要干事,而且要干成事,以成果作为评价干部实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事了,效果好,收益大,谓之政绩突出;反之,空耗无用功,说得再好,事干得再多,也于事无补。
实践证明, 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快与慢,群众富裕程度高与低,与干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工作作风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常说,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统领各项工作, 要发展,就要有一大批有科学头脑,巧干、务实、高效的干部,否则,发展就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