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青年人才心声”之三:我为什么留在竹山?
发布时间: 2007-10-1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邓林全:我为什么留在竹山?

  我叫邓林全,四川省遂宁县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是2006年来竹山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单位在县建设局,今年留下后继续在县建设局工作。
  首先,我代表我们2006届的全体志愿者向竹山县委、县政府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志愿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我们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圆满地完成了服务计划,感谢你们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使我们走好了跨入社会的第一步。
  一年的服务期已经结束,志愿服务是短暂的,但是志愿精神已在我们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我们两届志愿者中有19人留在竹山,成为竹山的干部,我是其中一员。我今天的发言,主要谈谈我为什么会选择留在竹山?我想这也是我们留下来的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首先,我们与竹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年来,我们所服务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关心与培养,让我们逐渐的成长,许多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他们慢慢灌输,竹山已经是我们的第二课堂,第二故乡,如果说大学教会了我们做事,那么竹山人民是我们的第二老师,你们教会了我们做人。这样的竹山,这样的领导,这样的人民,我们谁舍得说走就走?
  同时,我们在县委人才办和团县委的组织下,先后参加了多项志愿活动,比如对楼台乡中心学校9名贫困生进行资助;参加“争取襄天高速公路通过竹山”的万人签名活动;到宝丰、擂鼓参观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世界志愿者日”系列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我们对竹山县情的了解,对竹山人民生活的了解,在与竹山相识相知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们知道竹山县的水电、矿产、林特等资源非常丰富,看到竹山县的领导和干部们工作非常努力,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受到竹山的人民都非常热情、朴实、勤劳。这是我们留下来的第一点原因。
  第二,竹山为我们的成长和创业提供了舞台。我学的是城乡规划与管理专业,在县建设局开展志愿服务,局领导认为我专业对口,让我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工作,先后参与拟建项目现场踏勘100余次,绘制规划红线图8份,协助办理《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5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10余次。这样既让我熟悉了工作业务,又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展示和提高。一年来,我已经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我认为在我的岗位上能为人民办实事,能够做出业绩来。我们的价值取向不是盲目追求经济上的高收入,我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作为远比舒适的生活水平重要得多。
  同时,让我们兴奋的是,竹山的发展潜力很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贫穷落后的面貌正在不断改善,尤其是潘口水电站的上马,将给竹山带来很好的发展前景。现在,竹山的发展特别需要人才,需要有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竹山的建设之中。竹山县的领导非常尊重人才,为引进人才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相信,我们的留下,能够为加快竹山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社会责任感让我们留下。我们理解,团中央实施西部计划这个项目,就是希望我们通过志愿服务,了解中国的国情,服务祖国的西部,希望我们能有部分大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为加快山区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作出贡献。所以,从我们走出象牙塔参加西部计划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愿就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单纯地考虑自己的生活是否舒适。我们放弃大都市的繁华生活和薪水更高的工作,选择扎根比较偏远、比较贫穷的西部地区,或多或少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提供积极的参考。
  现在,我已经是竹山建设局的一名干部,我倍感荣幸。我决心扎根竹山,发扬奉献精神,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完成好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生态水电大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