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屋后干净整洁,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前,今年我家的收成非常好,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竹坪乡宽坪村民李建华脸上的露出幸福微笑,和他一样,该村730家农户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近日,笔者在竹坪乡宽坪村亲身感受到的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XML:NAMESPACE PREFIX = O />
6年来,竹山县国税局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款37万余元,帮扶新农村联系点—竹坪乡宽坪村,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帮助了村民脱贫致富,把县委、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6年来,在该局慷慨无私的帮助下,竹坪乡宽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1年,竹山县国税局开始了漫长的6年扶贫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竹坪乡宽坪村几代村民梦寐已久的期望。竹坪乡宽坪村原来有一条土路,离乡政府<?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宽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薄弱。该村村委会办公用房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土坯房,不仅严重老化而且年久失修,维修成本很高,一旦遇上雨雪天,村委会的干部们常常望“天”兴叹。这样一来,给村民办事带来了极大困难,同时村干部对抓好村上发展也难以树立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局及时投入3万元资金,盖起了六间二层楼房
“我们吃水都比较困难,那还有多余的水浇地,水比油贵。”这是6年前宽坪村的真实写照。为彻底改善村民的吃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困难,该局先后投资9万余元修通了4条总长4000米的堰渠,有效地解决了该村350多亩农田的灌溉和部分人畜饮水的难题,全村730家农户获得了长期受益,年产粮食达1000余吨,“引水工程,被当地村民称为“幸福工程”。为了配合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该局又请来技术人员并投资200吨水泥用于村民改厨、改厕、改栏、建沼气池250口的“三改一建”工作,杜绝了村民乱砍滥伐等现象,保护了宽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集体经济是该村的公共事业的主要来源,该村由于底子薄、自然条件差、欠账多,集体经济十分脆弱。为了壮大宽坪村集体经济,该局投入8000余元购买了制茶机,使该村茶叶制作上档次。同时,该局积极引入外援帮扶,帮助该村化解村级债务9万元。目前,该村已有5万余元的村积累。
“输血不如造血”。该局在扶贫帮扶过程中深深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该局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动员各级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扶贫奔小康工作中,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献爱心,开展了“一帮一,手拉手”访贫问苦活动。据统计,6年来,该局共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40次累计2万余元,举办法律知识、卫生知识、病虫害预防知识讲座20场,共有65余名党员干部与该村低收入、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针对辍学现象,帮助该村25余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对15名贫困生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该局响应“福星工程”建设,2004年,竹山县国税局投资2万元对闲置的原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了修缮,将其修建成该村中心福利院,并捐赠价值2万元的生活和日常用品,在竹坪乡宽坪村福利院开院仪式上,72岁高龄的何家安老人按捺不住内心地激动,拉着县国税局领导的手连连说着感谢的话。目前,该村的13位孤寡老人已入住该院,使宽坪村的五保老人生活养老有了着落。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