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家塔:“理事”理村事
策划组稿:王素冰 熊 雷理
事会就在冯显林家的院子里召开。
研究玩“彩船儿”的相关事宜。
靓丽整洁的农家院落。
茶园一角。
背 景
A、宝丰镇喻家塔村 位于宝丰镇西北部,中心区距乡镇集镇5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768户,2808人,下辖8个村民小组。
B、村民理事会 2006年元月,经村委会组织、村民推举,组建了8个村民理事会,共有村民理事24名。理事均由村中有一定威望和能力的村民担任,基本无报酬,在村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创建及民间纠纷调解等方面,理事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 字
2006年人均纯收入:2407元;
产业:茶叶2200亩,板栗300亩,冬枣120亩,灯笼椒300亩。
通村水泥路:已完成12公里,今年拟新建10公里,通组率达到80%。
庭院建设:已建沼气池320户,高标准修建猪栏厕所250户;
电视电话:电视入户650户,程控电话入户700户。
现场:亲历村中“理事”开会
4月18日一大早,喻家塔村一组村民理事冯显林、冯显智、吕宏国,在理事长罗述朝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四月份工作例会”,村支书冯显亮也“列席”会议。
会议在冯显林家的院子里进行,阳光明媚,田野里的蛙声一阵阵传来。
“我提议先说一下宝石节上我们村彩船表演的事儿,”分管文化活动的的理事冯显林率先发言,“这个星期六一定要开始排练,到现在班子还没组织起来……”经过一番商议,大家统一了意见,由老罗负责彩船制作,吕宏国负责组织乐鼓队的人员,“帮船儿”的姑娘们必须要请中学的学生,请村里的冯书记出面与中学联系协调。
接着是分管产业的理事吕宏国说了发展泡菜的事儿,分管基础设施建设的老罗通报了李家湾通村水泥路建设情况,最后一项则是由冯显智牵头,组织一周一次的卫生大检查。检查先从村里的一条“老街”开始。部分村民正忙着打扫房前屋后,检查组一一进屋查看,家家户户果真窗明几净。一个中年妇女从屋内探出头来说:“上次都没给我贴(清洁),这回可要给我好好检查一下,也争取贴个‘清洁’。”
见老罗他们一行忙得满头大汗,我悄悄地问他:“村里给你们理事发工资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们都是些不拿工资的‘干部’,一来是村委会和群众信任我们,二来都是些村里的事儿,把村子建好、管好了,我们都跟着享受,所以我们还得好好干。”
感言:充分发挥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宝丰镇党委书记师利龙: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新农村的受益者,更是建设的主力军。从精神上激发每位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做一个富裕、文明、守法的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喻家塔村的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的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村支两委的领导和全村村民的积极支持与参与,更是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成果。该村的村民理事会推举的理事得力,活动开展频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逐步推广该村经验。
喻家塔村支部书记冯显亮: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必须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每位村民的意见。只有做好的他们的“思想工作”,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又快又好。但是,村里只有5个干部,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所以从去年起,我们在各小组组建了村民理事会,这给我们村支两委帮了大忙呢。
启示:“点燃”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激情
在喻家塔村采访,一件事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村民理事们尽管忙得“二五加一八”的,却没有分文的报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方面是不能辜负乡亲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生活的需要。喻家塔村村民理事会的经验充分说明,基层群众参与村务管理不仅是基层组织推进村级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村民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村民都希望奉献自己的才智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基层行政管理也必须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必须发扬民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管理,喻家塔村村民理事会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村务管理的好路子。
开展好村民理事活动,首先要选准理事会成员。成员不在多,每个小组有两三名得力人员即可。所选“理事”关键要有威望,有责任心,热心公益事业。其次是村支两委在工作中要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有一种开明的胸怀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参与村务管理,更大范围地接受村民监督,村里的领导越民主、越开明,村民理事会的活动就越活跃、越健康。当然,村民理事会只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的一种做法,还有更多的途径、方法需要探索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