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全方位变迁
策划组稿:袁平凡 贺中平
村子有了停车场。
沼气做饭干净卫生。
主导产业富村民。
循环道路院院相通。
远眺新村美如画。
背景
A:楼台乡三台村 政府即将迁入本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904户3449人,由原三台、青岭、水磨、佛殿、漆场五村合并而成。
B: 基础薄弱 2003年以前,该村基础建设差,群众生活条件落后,路、水、电、电话、手机等覆盖率不到40%;农民没有主导致富产业,人均纯收入不到1500元。
数字
A、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完成水泥路19.5公里,实现组组、院院相通。电视、电话、手机入户率100%,宽带网络进集镇,8户农民有电脑。完成沼气建设150户,水、厕、房、橱等建设达到高标准。
B、产业及企业建设: 发展地膜洋芋800亩,冬枣600亩,木瓜1500亩,核桃1400亩;红砖厂年生产1000万块,新建彩瓦厂预计年生产5000万匹。
C、人均纯收入: 2006年达到2010元。
现场:新村巨变
在沧浪山下,有一个美丽富饶的乡镇叫楼台,座落在木鱼山下,北星河畔的三台村是楼台乡的重要新村庄。这个新村庄的观音沟社区被省委副书记杨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道坤称为“改造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这句朴实话语,道出了新村发生的巨大变化。5月30日,记者前往观音沟进行了深入采访后,不由自主地感慨——
农民变富了
记者走进村民胡坚家,顿时一阵冷风吹来,舒服极了,原来是空调。胡坚说,空调这玩意儿在农家已不希奇了,有好几个农户都买了。知道我们是来采访的,胡坚突然起身骑着摩托车走了。不到3分钟,胡坚提着几瓶子冰冻矿泉水又回来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村子里还有了小商店,买点啥很方便。村书记老龙说:“今年发展的地膜洋芋800亩,有150多户家庭可增收2000多元,其中王兴奎种了4亩多地膜洋芋,挖了11000多斤,卖了5600元。观音沟社区发展的2500多亩的冬枣、木瓜、核桃林果产业见效后,农民日子更好过了。”在史国泰家,他不仅发展了林果产业,还在云南引进了“云雾兔”。他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讲,他要成为养兔子专业户。记者一团迷雾:这样偏僻的地方,敢养殖多了吗?史国泰看出了记者心思,手一扬,道出了秘密——
基础变好了
基础不先行,发展就无门。要想富,先修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完成水泥路19.5公里,观音沟社区实现了院院相通。向开荣今年挖了7000斤洋芋,收购商直接将车开到地边上就把洋芋买走了。村里村外有啥事,打个电话或手机便解决了。村里小伙子李某是个上门招的女婿,老是不在丈母娘家呆。丈母娘急得团团转,媳妇心里也是个大疙瘩。村干部找到小伙子,拉着他的手:“为啥不在媳妇家呆?”小伙子说:“这有啥稀奇,烟熏火燎的,眼睛都熏坏了。”此时,大家才明白——
环境变美了
站在龙家院,放眼望去,村院错落有致,干净整洁。通村到院水泥路的两边竹篱俨然,竹篱里的蔬菜瓜果绿成一片。以“沼气建设、旧房改造、庭院美化”三配套为主的安居工程128户,实现了通手机电话、通自来水、通闭路电视。下雨天邻里往来,再也不会出现水泥地面留下泥巴大脚印。猪栏、厕所改变了过去臭气熏天。四组的胡春兵,边看电视边对记者讲:“山里人,城里生活。谁不想在这里住?”
为了继续深入采访,记者与该乡宣传委员贺中平一道,顺着循环路准备到王少林家去。路边栽的李子树上挂满成熟的李子,记者举手摘一个放在嘴里,酸甜可口。记者惊讶:“怎么,大路边上的李子没有人摘?宣传委员贺中平坦言——
民风变淳了
围绕“把民风变淳”的目标,村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倡导婚育新风,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争创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王少林妻子过去喜欢与邻居吵架闹矛盾,通过十星级农户评比,再也不与邻居争吵了。乡村干部也相互比着看谁为百姓贡献大、奉献多,彻底改变了老百姓不愿意干部到他家为接干部到他家办事,干群关系密切了。
感言:建设新农村必须整体推进
楼台乡党委书记、乡长张大勇: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大德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整体推进。
如何整体推进?这就要求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二十字”方针中每一项内容都不能有存在重视某一项,而忽略另一项,必须实行整体全面推进。
建设新农村,最终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为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上,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难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必须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平衡发展。
启示:整村推进效果好
楼台乡观音沟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源于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做到了干群齐努力,全方位整体推进。
首先,乡党委能够用现代发展理念,根据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其次,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为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第三、突出抓好以文明创建为主的民主管理建设,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