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宝丰花鼓响连天
发布时间: 2008-07-2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七月里什么花黄杆黑籽?什么人造美酒醉卧柳林?八月里什么花花香千里?什么人举钢鞭执掌朝门?”   “七月里栀子花黄杆黑籽,杜康爷造美酒醉卧柳林。八月里小桂花花香千里,胡敬德举钢鞭执掌朝门。” 

    这段如山歌一样晓畅的唱词,是宝丰镇文化站最近收集到的民间花鼓歌词,但更多的宝丰花鼓歌则是生活的记录和时代的见证。

  宝丰镇素有“花鼓之乡”美誉。自三国时期形成街市以来,民间艺术日趋活跃,从跑“旱船”唱花鼓歌开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宝丰高腔花鼓戏”,并产生了许多见啥唱啥、一韵到底的著名花鼓歌手。宝丰花鼓美名远扬,花鼓歌手们不仅在宝丰歌唱,还唱到了武汉,唱到了北京。

  出生于1910年的张立喜从翻身解放唱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也使他声名远扬。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省里点名邀请张立喜以民间歌手的身份参加通车典礼。那一天,张立喜在大桥上边走边唱:“毛主席不简单,在武汉把长江大桥建,东边通蛇山,西边通龟山,20多个桥墩,100多道梁,顶层过汽车,火车跑中间,桥下跑轮船,一桥飞架南北,解决运输难,毛主席真是活神仙。”张立喜唱罢,叫好声不绝。

  张立喜的歌不仅有颂歌,也有批评与讽刺,《过年没有过年米》堪称批评和讽刺的典范。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节,张立喜在向区干部拜年时,把自己向公社会计借粮的经过唱了出来:“太公我叫张立喜,过年没有过年米。去年腊月二十七,我到会计屋里去,我说工分一年挣了二千七,过年没有过年米。会计一听怒火起,又摔算盘又摔笔,眼睛睁得圆圆的,把我吓得尿个滴。三步两步跑出去,转身望下会计屋的,簸箩装的面,坛子装的米,会计过年有吃的。回家路上遇到亲戚,我向亲戚借了三升米,回去嘱咐全家大小莫着急,过年有了过年米。”歌有趣儿,味儿不对。区干部派人一调查,撤了会计的职。

  宝丰代有歌手出。酷爱民间艺术的宝丰镇干部王义富也是一名出色的花鼓歌手,他的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用花鼓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2000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汪小青记录了他歌唱改革开放的歌:“改革开放二十年,农村发生新巨变,通水通路又通电,昔日土墙换红砖,新式楼房连成片,银行里面有存款。”他写的一首花鼓船歌表现出这名共产党员的境界:“人家有年他无年,年年参加玩彩船。走村串户忘了家,万众欢乐他开颜。” 

  宝丰更多的花鼓歌手则活跃在街道和乡村,他们唱民俗,唱婚嫁,唱年节——要问他们为何这般精神,老歌手张祖亮会这样回答你:“自从盘古唱到今,花鼓船歌唱文明。不用搭台不化妆,自己划船自己撑。要问为啥这高兴,只因党的富民政策好,人就越活越年轻。”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