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大叔”:给生命一份关怀!
——记麦田计划竹山资助点负责人、竹根联盟理事林敏
袁 斌
“山娃”,一个俏皮、机灵的小子;“大叔”,一个稳重、憨厚的长者,有人把两者合在一起,叫做“山娃大叔”。这个来自竹山论坛及麦田计划的名字,比县水务局建设及安全监督股副股长林敏要响亮得多。作为麦田计划竹山资助点负责人和竹根联盟理事,林敏尽管今年42岁,但麦田计划的“麦子”们即使年龄比他大,也大多把他叫“大叔”,竹根联盟的盟友们,即使年龄比他小,也大多把他叫“山娃”。这些称呼或许与他比较“慈祥”的面孔、顽童般狡黠的个性以及喜欢用绵羊音唱卡拉OK有关,更多的恐怕与他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紧紧相连。
2007年7月,林敏与来自上海、鄂州、武汉等地的麦田计划志愿者在城内的一家小旅馆里相识,纯粹的公益理念,博大的慈善情怀,让林敏一头钻进了麦田计划。他们到文峰乡走访了近2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麦田计划第一次竹山资助点踩点工作。10月,麦田计划竹山资助点正式成立。
从第一次走访开始,五年里,只要接到麦田湖北分社的走访、发放、回访通知,林敏就得先行一步,进行前期摸底,还得忙前忙后提前联系好住宿吃饭的地方。麦田所有志愿者参加活动实行AA制,为了尽可能的节省食宿费用、顺利开展走访工作,林敏想得周全,做得细致,份内和份外的,他都做得实实在在。2008年5月,志愿者们要到宝丰镇黄栗中学、小学70多名学生家实地走访,因为第一次走访,林敏连夜赶制走访路线,确定带队老师,进行志愿者分组等,一直熬到凌晨3点多,才把第二天的各种事项安排完毕。第二天早上7点多,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团队的组长都收到详细的任务单,顺利开始走访。而林敏,也带领着一个走访小组完成了7名学生的走访任务,最远的一名学生,家住10公里外的大山顶上。
名为负责人,其实是个大“管家”。走访完成后,还要整理、完善资料,还要快递给湖北分社。这些活儿都是林敏的,邮费、物资接送的运费也都由他承担。2008年2月13日,竹山资助点收到惠阳志愿者(义工)联合会组织募捐来的98包衣物及御寒物品,林敏请了一辆小四轮拉了两趟才把这些物资运到仓库。当司机知道50元运费是他私人出,东西要发到贫困学生手中时,就建议给他一床毛毯,不要车钱了,林敏闷声闷气地说:“东西是给学生的,我不能动;钱是我的,你拿走!”到底花了多少“冤枉”钱,林敏从来没算过,但粗略估计,5年里绝对超过1万元。
截至到2011年8月,共有400多人次的麦田志愿者走进竹山的贫困山区,入户调查了500多名学生,文峰乡、宝丰镇、柳林乡、楼台乡、深河乡的320名学生获得了70多万元的爱心资助款;竹山资助点还募集衣物3千多件、图书2万册,建成5个麦田图书室;还通过麦田计划,资助一名高三学生在市人民医院完成腰间盘突出手术,获得新生。2008年,林敏在竹山论坛上看到楼台、潘口两位老师患病的消息后,不仅积极参加竹山论坛组织的募捐活动,还积极申请麦田计划帮助。半个月内,麦田志愿者筹集资金1.5万元,及时交到两位老师手上。
不止是在麦田,在竹根联盟里,林敏同样是满腔爱心,只是不见了“大叔”的风度,显露出“山娃”的本性。2010年月11月,竹根联盟成立,林敏积极加入竹根联盟,并受邀担任竹根联盟理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至少用了5个马甲,捐爱心款5000多元。而在每次的爱心活动中,他都“原形毕露”。
2011年元月,得胜镇一名患肾病综合症的两岁女孩引起竹根联盟的关注。元月17日晚,林敏早早来到县儿童医疗中心,然后打电话,约几位盟友一起去病房看望孩子。大家来到病房,了解到孩子的家里情况后,林敏不声不响地掏出500块钱递过去,盟友们受到感染,也都掏出钱来,当场为孩子捐款1300元。后来,林敏“阴险”地说:“当时我就起了‘阴心眼子’,只要我一掏钱,他们都会掏钱出来……”
文峰乡滚子岭村姐妹俩父亲遇难,母亲癌症,正在竹山一中读高三的姐妹俩吃饭钱都没有着落。竹根联盟决定资助他们1200元生活费,并委托山娃发放资助款。2010年12月29日,林敏来到竹山一中发放资助款后,又从口袋里掏出1000元递过去。回来后,大家都称赞他有奉献精神,他却埋怨起来:“‘盟主’太坏了!知道我喝了点儿酒,就让我去发爱心款,我又听不得这样的事情,心里一哆嗦,就只好捐了钱……”
最有意思的是到上庸镇峪口小学。今年六一前夕,竹根联盟发起向特困学生捐衣物活动,并计划与特困孩子结对帮扶。5月13日,10多位盟友来到峪口小学,与老师和孩子进行交流后,特困学生中的姐弟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们父亲遭遇车祸,家庭特别困难,但两个孩子努力求学,成绩不错。有盟友问:“哪个愿意‘领’一个?”话音未落,山娃“吼叫”起来:“我要女孩儿。”上前就把小女孩拉住合影。盟友“竹山投资”摆着头说:“这家伙太快了!我也想要呢。算了,男孩子归我。”林敏得意洋洋地说:“幸亏我下手快,这下子我儿女双全了……”马上把背包里吃的喝的一股脑儿留给孩子,还留下200元钱,回去的路上还专门把孩子家的房子拍了照片。前不久,还托学校老师给“干女儿”带去500元钱,一心盼着孩子能上大学呢。
这是真实的林敏,他近乎纯粹的爱心和奉献,源于对他人的真切关怀,源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源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的:“每一次,得到帮助和爱的,不仅仅是孩子,和那些贫困的家庭,还有到来的每一个人,还有我。那些近乎极致的快乐,近乎疯狂的眷恋,不仅仅来自对孩子的爱心和奉献,还来自我们相互的关怀与温暖,和我们内心的自我净化和救赎。”
进村走访
入户调查,与孩子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