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龙背湾里轶事多
发布时间: 2008-09-0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龙背湾水电站移民搬迁的那些人和事

■ 周立国 王素冰 操儒舜

  龙背湾水电站是堵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项目从争取、筹建、上马到全面开工建设,牵动着上下的心——
  省、市、县四大家领导频频深入实地指导电站建设和移民工作,县委书记佘立柱在百忙之中多次赴龙背湾调研指导各项工作、慰问移民干部群众,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龚举海甫一履任就风尘仆仆走访调研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夏树应以“铁面柔情”时时予以关注,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唐泽斌任县移民指挥部龙背湾分指挥部指挥长以来,长期驻守“根据地”……;由84名县直单位党员干部组成30支移民工作队和当地干部并肩作战,进村入户开展1100户5200人的移民包保安置工作……;广大移民群众澎湃着“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情怀,大局大义铸大爱……
  日前,记者深入龙背湾水电站主战场柳林乡,耳闻目睹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

恍入“战场”
  进入施工、搬迁区,一路便开始剧烈颠簸,车辆驶过,顿时卷起一阵尘土,俨然穿行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不时有载满家具的卡车迎面而来,车头上挂着写有“移民光荣”、“早搬早富”等标语的红幅,柳林乡党委书记袁平安后来告诉我们,那是外迁到宝丰、溢水的移民在忙着搬家。
  4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柳林老集镇所在地——白河口。目之所及,是一片废墟瓦砾,几幢临街居民楼正在推土机下轰然倒下,原乡政府因为还驻有移民干部需最后拆除。下了车,只见采访车已是灰头土脸,全然不见车身本色。

藿香正气水“走俏”
  虽然已过立秋,但立秋不见“秋”,骄阳炙烤着大地,天气闷热异常。
  在工作队简陋的临时驻地,我们见到了一群汗流浃背的工作队员,他们刚从拆房工地赶回来喝口水。柳林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薛继德和指挥部抽调回来搞移民的擂鼓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曾诗军头戴草帽随后进门。记者和他们握手的瞬间,感到他们的手在微微颤抖。
  “该不是中暑了吧?”有人关切地问。“是有点不对劲儿……冒冷汗,心里糠糠颤……”曾诗军面色苍白地靠在椅子上虚弱地说。“我那儿有藿香正气水!”县经信局移民工作队的姚君庸连忙取来两瓶给二位服用。“天气热,难免吃坏了拉肚子,还可以防中暑,我买了好几盒备用,抢手得很……”姚君庸笑着说。

五过家门而不入
  薛继德家在县城,可是从去年10月至今,他在家总共没呆过15天。“时间最长的是从今年3月15号到5月2号,我整整72天没回过城。”薛继德扳着指头算了算。
期间,薛继德先后5次到宝丰、溢水搞移民对接工作,每次都奢望能顺便回家看一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一次次落空。每一次,他爱人都在家做好了饭,和女儿等着他回去一起吃顿饭,菜热了又热,最后等到的却是他歉意的电话。
  “她后来数落我,‘人家大禹治水也才三过家门而不入,你比大禹还忙?’”薛继德笑着转述爱人的牢骚话。稍许沉默后,他又故作神秘起来:“我发现,在这儿搞移民有好处——能减肥,我的体重就从原来的142斤降到了现在的122斤……”

晚餐遭遇“不速之客”
  8月16日晚上7点多,山乡骤然陷入一片漆黑。乡供电部门称全县大部分地区正在打雷下暴雨,属调度停电。
  由于当天下午一直在开移民推进会,龙背湾移民指挥部开饭时间较平时晚了些,停电时大家刚拿起碗筷。外面一道道闪电划过,何时恢复供电还是未知数。等不及来电,饥肠辘辘的移民干部们便就着昏暗的烛光吃起了晚饭。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汗水迷离了双眼、掉进了碗里,烛光招来的“不速之客”飞蚂蚁前赴后继,赶都赶不赢。大约半个小时后,餐厅里电灯亮了。有人发现碗里有死去的飞蚂蚁,惊呼“不知道已经吃下去了多少只……”大家这才警觉起来,连忙在碗和盘子里细心翻找,果然发现不少,一桌加起来有四五十只。
  “见怪不怪了,指挥部临河,虫虫蚁蚁多,就是门窗关着,蚊子还是多得很。”同席的堵河源管理局党委书记、龙背湾移民指挥部副指挥长潘世荣却不以为意。

来之不易的一杯茶
  洪坪村3组移民李治元是五保户,住着侄儿的一间土墙房屋。由于该房子楼板不符合二层认定标准,其侄儿心里始终不服,干部只要是上门动员搬迁,他总是提出超越政策的条件,更不配合叔父搬迁工作。该户搬迁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无奈之下,乡长陈国华,乡党委副书记肖奎,党委委员、副乡长华元勇和政府干部汪宇鹏就找来树杆和木板,买来钉子,亲自帮他搭建过渡房。“正干得起劲儿时,李治元的侄媳妇赶回来,破口大骂我们瞎了,不稀罕帮他搭房子,还从我们手中夺走钉子和铁丝、锤子。我们一边给她做工作,一边又忙着搭房子。她撕抓了几次,骂声越来越小,最后不骂了,竟然忙乎着给我们泡茶……”华元勇一脸苦笑地谈起那次囧遇。

特殊的“翻译官”
  柳河村是龙背湾水电站坝区施工所在地,一直处于移民工作最前线。谈及移民工作的体会,村支书晏大雄感触颇深:“搞移民工作,拼的是耐心。为了给移民做工作,常常几次甚至十几次地上门宣讲政策,白天见不到移民本人就晚上去,一天找不到就第二天再找……”
  今年6月,该村移民陈细元突然“失踪”,镇村干部找了几天都“没摸到他脚板皮”,乡党委副书记刘斌、宣传委员曾章刚和晏大雄最后开车到官渡才找到他本人。好不容易做通他的工作准备搬家拆房,可是儿子为此和他闹起了矛盾。陈细元不识字,他儿子耳聋,父子之间又难以沟通。
  “我给他们整整当了两天的翻译,把移民政策和陈细元的话写在本子上给他儿子看,再把他儿子写下来的想法解释给陈细元听,来来回回上百次回合,终于使他们意见达成了一致。”晏大雄说。

走进日记的“硬汉”
  “在楼房片突击搬迁的日子里,我看见您把大捆大捆的柴禾搬上车。我愕然:要搬迁的是您的亲戚还是您的家门?在朱家梁子的抗灾抢险中,我见您一次又一次地冲进随时可能垮塌的房屋中抢出物品。我愕然:您,比我们还年轻么?在场平工地上,我见您板着面孔,指着即将完工的截洪渠严肃地说:‘不合格,拆掉重做!’我愕然:您不担心老板恨您吗?……”
  这是柳林农技中心主任田秀武的一篇移民日记的一个片段,日记的主人公是54岁的柳林乡政府主任科员沈发英。
  沈发英一家也是柳林新集镇占地移民,自己的住房早已拆掉,一家老小现在挤住在过渡房里,但他没有怨言,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集镇移民迁建的“攻坚战”中。沈发英身体有病,儿女曾拽着他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他却固执地只买了些随身携带的药品匆匆返回工作岗位;老父亲逝世,他简单地料理完后事,身影又出现在了工地上。

“拒迁盟主”的“倒戈”
  “你是个叛徒!”8月6日,在柳林乡移民表彰会上,天台村1组移民韩立志作为模范移民正在发言,窗外这时传来一声咬牙切齿的咒骂。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立志身体残疾,多年来凭着勤劳和智慧经营着一家商店,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龙背湾水电站上马后,面临搬迁的韩立志想到商店开不成了,一度抵触拆迁,还与周围的乡亲结成“拒迁同盟”,发誓谁先搬谁就是叛徒。今年4月,他赴京上访,往返一周花去近万元费用,而且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通过上访,他充分认识了移民形势:电站是国家核准建设的,移民政策是国家规定的,建电站也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如此一来,他满腔的怨气和不满渐渐消除,进而完全改变了以往偏激的认识和做法。之后,韩立志找到乡村干部诚恳忏悔,并带头搬家、拆房。同时,他以自己的经历积极向“盟友”宣传解释移民政策,劝导大家早搬早致富。
  没想到,明智“倒戈”的他,却被“盟友”斥为“叛徒”。

三桌饭菜没留住“客”
  洪坪村朱德美自办有酒厂和猪场,家庭和谐美满。不幸的是,丈夫李刚全去年腊月突得脑溢血,人事不省。为给丈夫治病,花完家中全部积蓄,还欠10多万元的账。
  在柳林新集镇建设中,朱德美一家被纳为占地移民,乡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拆迁。“男人屎尿都不能自理,娃子又停学了,又要我们搬迁,我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朱德美推心置腹地谈起当时的心路历程,“但是移民干部三番五次地给我讲道理,讲政策,出点子,搞规划,最后我想通了。”于是,她没讲条件,将每年烤几万斤酒的酒厂拆除,把喂养的70头猪全部卖掉,率先搬迁住进过渡房。
  5月10日搬家那天,乡政府还特意安排两台三轮车,组织乡直机关20多名干部帮她搬家。“那天中午,我准备了三桌饭菜招待他们,可他们硬是不吃。家搬完了,他们连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真是太对不起领导们了,太对不起了……”已时隔三个多月了,朱德美还在为那三桌饭菜没留住“客”而“耿耿于怀”。

“移民把我移富了”
  天台村3组移民刘圣贤今年78岁,和老伴儿种点菜园,还要照顾患有脑癌的小儿子,生活非常困难。
  库区移民开始后,他家需要搬迁。移民干部只上门做了一次工作,今年2月7日,老两口就带着小儿子一起到竹溪四女儿家投靠安置,成为天台村拆迁第一户。刘圣贤跟移民干部交了个底:2003年他准备把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卖掉,可是当时折价3万元都没人要;而现在,房屋补偿10多万元,加上三通一平、宅基地补偿费和水电费、过渡生活补助、搬迁费,不算耕林地补偿,就能兑现将近12万元。
  在8月6日该乡举行的移民表彰会上,刘圣贤获评第一期模范移民,他的发言敞亮而真切:“是移民把我移富了,感谢党和政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