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九名大学生梦圆吉鱼教学点
发布时间: 2013-07-1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我的中国梦”是当下全国上下都在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梦想因实践而伟大,追逐自己梦想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信念,而在湖北医药学院就有林旭、王勤、周秀等9名大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利用暑假,冒着炎热,来到上庸镇最远的教学点,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圆梦山区教学点。 
  梦想在偶然间诞生。林旭,是湖北医药学院2010级医学影像学系大三学生,家住十堰市房县,在校三年间,他加入了校级志愿者行列,多次参加如十堰市刘家湾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感动十堰”人物“农民工子女的奶奶”陈怡敏家义务支教、武当大兴600年等志愿服务活动。6月3日中午,林旭在楚天都市报偶然间了解到关于上庸镇吉鱼村教学点报道,随后又详细查看了湖北教育网等多家媒体上的报道内容、图片后,他对这所“夫妻学校”和这里的“最美乡村教师”,以及那些为学业梦想而努力学习的留守儿童产生了深深地敬意和关爱之心,于是就想组建一只队伍,在暑假前往教学点,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在当天下午,林旭就将这一想法汇报给了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桂程君老师,在听到这一想法后,桂程君老师高度的认可和支持,并且赞扬了林旭的敏锐度和志愿服务精神,在和桂老师具体商议此次活动后,决定以“医疗”和“支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此次活动。 
  为梦而不懈地努力。6月4日,林旭将暑假要前往吉鱼村教学点义务支教的消息散播给学校同学和其他高校的朋友,听到消息后,许多同学都要参加,即使知道条件很艰苦,他们也坚定不移的要去,他们都觉得为山区的孩子义务支教和义诊是很有意义的。最终由于考虑人员安全问题,只另招募了6名大三学生和2名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在桂程君老师的带领下,组建了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并把此次支教活动定为“点滴心益,爱在吉鱼;情系大山,支教远航”。林旭任队长,共9名队员,6名大三学生分别是周秀,家住十堰市竹山县竹坪;独冰清,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王勤,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杨英,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覃璇,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余成成,湖北省枣阳市。2名研究生分别是姜楠,家住丹江口市;丁大成,家住十堰市。9名队员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助学金,多次参加如第四届传统武术节等社会大型公益活动。从小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梦支队队友深知大山深处孩子求学路上而付出的努力,也亲身经历过翻山走几十里山路上学的状况,更加懂得乡下学子缺的是什么。 
  在经过一周左右的准备工作,6月9日,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队长林旭带着介绍信前往上庸镇吉鱼村教学点进行接洽工作,由于当天下着大雨,在历经6个小时的车程和十多分钟的船程后,终于到达了上庸镇最偏远的吉鱼村教学点,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林旭先后与县教育局办公室李建忠、上庸镇中心学校校长刘斌、上庸镇峪口小学校长华佳、上庸镇吉鱼村教学点两位老师以及吉鱼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田友兵取得了联系,并得到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初步了解到了孩子们学习上所缺的物品和资源、家庭情况以及父母家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模式、孩子身体健康状况。带着初探山区教学点的喜悦,林旭返回了学校,与老师和队友们分享了此次前去接洽的情况。紧接着,全体队员接受了太和医院专业临床老师的医学知识培训、心理讲座、安全教育,并准备好支教的物品和义诊的医疗用品,全体队员做好了“医疗”和“支教”的准备。 
  圆梦在艰辛中进行。7月2日,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的9名队员,从学校出发,经历6个多小时汽车的奔波,终于到了吉鱼村。下了车,队员们看着河对岸的吉鱼村教学点,炎炎烈日、身上的疲惫和重重地行囊仿佛都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的青春奉献梦马上就可以实现了。“终于要见到孩子们了,我要教他们唱歌跳舞”一名女队员这样说道。坐在船上和船工聊着天,当船工知道是大学生下来做支教活动后,吃惊地说道:“你们真能吃苦,冒着这么大的太阳,怎么不回家好好过暑假,来这吃苦”。副队长王勤,笑着告诉开船的船工,“大爷,这是我们在大学里面的最后一个暑假,当我们得知这边情况后,我们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做一些让我们未来参加工作后仍能刻骨铭心的事,我们想把青春奉献给这里的孩子和农民”。十多分钟过后,就到了吉鱼村河对岸渡口,把行李放在村委会后,全体队员也不想休息,迫切地想去教学点看看,徒步行走大约30分钟,一幢陈旧的两层楼房映入眼帘,走进屋子,看见“最美乡村教师”杜明福和秦燕老师,看到这群青春的大学生,两位老师很是高兴,看见队员们一个个的满头大汗,秦燕老师说道,“孩子们,为这里的孩子们,大热天的赶来,真是感谢你们了!”。亲眼看见夫妻老师和教学点后,队员们不免惊叹这对老师的伟大,六年的坚守,坚守的希望,是未来。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未来一定要向杜老师和秦老师一样,心中抱有一团希望之火,将希望和梦想的种子传递给一批批有梦想的青年学子。在休整一晚后,第二天,终于见到孩子们,女队员走进孩子们中间,“小妹妹、小弟弟,你们好呀!”,“大哥哥、大姐姐们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和队员交流。上午9点,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在孩子们的教室,举行了爱心捐赠仪式,当队员们把自己筹款买来的文具和作业本,课外书籍等捐赠给孩子和老师的时候,孩子们也很懂事的齐声说,“谢谢大哥哥大姐姐!我们会好好学习”。队员们带去的有小学生喜爱的小皮球、跳绳、羽毛球、毽子等体育用品和实用性强的蛇药、感冒药、消毒药、创可贴等医药。 
  对于每天的课程安排,“医+1”梦支队队员们都做了详细了计划和明确的分工。在课堂上,队员们给孩子讲授课本外的知识,如英语字母的教学。也特别针对于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利用自己带的笔记本电脑采用多媒体与小品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告诉孩子们如何远离火灾、如何防溺水等;课外,陪孩子们玩耍,打皮球,踢毽子,叠星星,带孩子们体验田地生活等。看见孩子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每位队员都觉得很幸福。在支教结束的那天,队员们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畅谈各自未来的梦想,当主持人说,“孩子们,你们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医生”、“宇航员”、“警察”、“老师”等等,听着孩子们的梦想,队员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队员代表周秀这样告诉孩子们,“孩子们,只有敢于有梦想的人,未来才有可能成功!”,看见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应声,队员们很是欣慰,因为他们看见了未来这个社会的希望。支教活动结束后,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老师和孩子们舍不得离开他们,一名7岁小女孩,抱着女队员的腿,“姐姐,别走”,“我不走,来我背你回家”女队员弯下腰,背起了小女孩,旁边有另外一名队员撑着雨伞,一行三人朝小女孩家里走。接下来的两天,教学点的学生放了暑假,队员们走访了孩子的家,与孩子家长倾心交谈,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及家长们对乡村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周围居民宣传了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及养生保健小知识。 
  7月6日,当“医+1”梦支队离去的那一刻,杜明福夫妇及吉鱼村村委会田友兵书记前来送行,表示非常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来支教。
  梦想将在未来延伸。经过这次“医疗”和“支教”活动,每位队员心中都有自己的感人瞬间和可以铭记的短暂时刻,都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队长林旭在实践心得中写到:“短暂的几天支教活动,让我了解到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求知欲,也深知作为当代的有为青年,我们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把我们的爱心和关注度放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偏远乡村教育的落差,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都需要我们去奉献青春,去给予帮助”;队员独冰清写到:“在大山里,村民的纯朴热情、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时刻感染着我,这次社会实践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大山深处还有那么一群纯朴善良的人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也需要更多人来关心这些可爱的孩子”;队员王勤写到:“大山里孩子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步步艰辛,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多了一份坚强,然而在物质上他们缺乏太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关注他们,同时,我也忘不了每一位村民的热情与理解,是他们的淳朴激发着我,让我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着内心的一份善良”。 
  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返校后,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整理后上报学校,学校评价为:“这是一次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这次社会实践报告将成为学校的珍贵资料和大学生学习实践典型”。(许海涛 陈功友)

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部分队员合影

队长林旭护送学生回家

队员进行调查问卷

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医+1”梦支队和教学点教师、学生合影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