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明)徐道《神仙全传》关于竹山·女娲内容摘抄
发布时间: 2005-05-1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至中途一山登之,大竹蓊葱,绿遍冈麓,中有一人独坐棕团,神气爽然。帝使昆吾问路,其人曰:“此处竹山,巴蜀咽喉之路,到彼为何?”昆吾曰:“闻郁华子炼性修身,欲往问耳。”其人曰:“山径崎岖,江源汹涌,以至尊之人,下问山野鄙夫,不已甚乎?”帝讶曰:“我服饰不少异,何以知之?决非常人也。”乃前拜曰:“我宛丘生兄弟五人,皆下浊愚蒙,远求高人指示性命之学,不意有缘路遇,勿吝教诲。”其人扶帝坐于石,四子亦散坐听教。其人曰:“性命二字,不可概观,而修之有道。”帝曰:“其道何如?”其人曰:“夫修命不修性者,使性游散于百骸九窍,不明归宿之所,不知静定之乐,一身之气,汤沸火煎,莫能止息,则气驰神耗,精必无由以生。精既不生,性必昏而不明。虽欲修命,其可得乎?更有修性不修命者,不知命乃天之所赋,皆形体而立,缘精神而生。神本无体,以气为体;精无定形,以意而形。体物有三,根本则一。主虽惟神,精气亦所当养。三者互相为用,不可相离。若不保其形体,务思虚渺,则真元已耗,虽欲修性,岂可得乎?”帝蹙额曰:“若此,如何而可?”其人微笑曰:“骑牛觅牛,能悟者谁?苟欲修此,须识生如石火流光,附薪而焰;死如秋蝉脱壳,本性犹存。只就此处理会,更不转移,便是归根复本,性命遍全之理从可识矣。即见郁华,亦如是也。予昔师广成子,受灵飞六甲八卦镇方之录,得其道以袭气母,今以授之。”遂探怀予之,帝起拜谢。其人起扶曰:“子以木德而王,为五行之首,生生之机,所以帝起乎震也,能泄造化之秘,破后世之迷,诚有功德于尤物,何必淹留于尘俗,而不知自返乎?”

 

  共工头触天柱,倒倾缺坏,山南一带行人不能周匝,故曰不周山。其旁百姓为共工怨气结滞,阳和不达,一望空黑,常有凄风惨雨,难以存活,乃奔告女皇。女皇因想郁华有言正气亏缺,炼石可补,即同众往竹山中,仍见巨石累累。令人运至山顶,按色分五方排列,聚本植于旁,候东风起,纵火烧之。令童女、男各一,持巨扇鼓扇,不时添木助火。炼一七日,气成五色缕,随风散布空中,西北不和之气,得阳气冲去,阴翳消灭,依然覆帱无垠(今陨阳竹山县有女娲山,其上最平,故秦曰上庸)。


  陟得房州竹山县异闻,报奏于朝。言百性阴隐客,于神龙元年穿井无水。阴富于财,穿至二年,已浚一千余尺。阴必求至水而止。一日,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鸣声,更凿数尺,傍通一石穴,乃入穴探之,初无所见,但扪壁傍行,俄转一穴,有光如日月,下连一峰。工人至山正立而视,则别一世界:傍向万里仞岩,莫非灵境。石尽碧琉璃色,壑中皆有金银宫阙。大树身如竹节,叶如芭蕉,紫花如磐。五色蛱牒,翅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鸿,翱翔树梢。岩中有清泉一道,色如镜,浓如乳。工人渐下,至宫阙所。欲入询问,见牌上署曰:天桂山宫。以银字书之。门两阁内有二人惊出,各长五余尺,童颜如玉,衣服轻细,如白雾绿烟,绛唇皓齿,须发如青丝,苜冠金冠而跣足。顾谓曰:“汝胡为至此?”工人具陈本末。门中有数十人出云:怪有昏浊气。令责守门者。二人惶惧曰:“有外界工人,不意而至.询问途次,所以欲来奏知。”
  须臾有绛衣人传敕曰:“敕门吏札遣之。’工人拜谢。吏曰:“汝已至此,盍求游览而返。”工人曰:“向者未敢,倘赐从容,乞乘便言之。”史遂通一王简入,既而却出。吏执简引工人至清泉,令浴及瀚衣服。又工白泉眼,令盥漱甘美,连饮数掬,似醉而饱。引下山,每至宫阙,只于门外观瞻。径行半日,山趾有一国城,皆金银珉玉为宫室。城楼以玉字题云,梯仙国。工人询门人:“此国如何?”曰:“诸仙初得道,关送至此。修行七十日,然后得至诸天或玉京蓬莱昆阆姑射,方得仙官职位,主篆主印,飞行自在。”工人曰:“仙国何在吾国之下。”门人曰:“是下界之上仙国,然亦同此日月,但地势低于汝国,实非在汝下。汝国之下,还有如吾国者,亦曰梯仙,非在天外也。”
  复却上山,又令饮白泉数掬。临至山顶求穴,门人曰:“汝来虽顷刻,人间已数十年。欲出旧穴,应不可得。待吾奉请通天关钥匙,送卿归去。”工人拜谢。俄而携金印及玉简,引别路至一大门。势侔楼阁,有数人伏侯。门人示印读简,划然开门。工人才入,为风云拥上,惟闻门人云,“好去为吾致意亦诚贞伯。”须臾云开,已在房川北三十—里,孤星山顶洞中。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