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光根
在解放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位于竹山县城东的文峰乡,是个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丛林茂密、道路险峻的穷乡僻壤。有史以来,这里一直是匪盗的滋生地,让这里的人民饱受了掳掠奸杀的疾苦。特别是在民国三十六年之后,以顽匪王三洲为首的一伙盗匪,为害之烈、肆虐之凶、手段之狠,让人们无不深恶痛绝。这伙人或三五聚集,在白天设卡拦路抢劫,或在黑夜蒙面闯入民宅洗掠,使不少殷实人家在一夜之间就被扫荡一空。
王三洲是均州草店人,为混口饭吃,游手好闲的他刚成人就加入了国民党军队,驻扎在河南。不久因部队哗变,为逃避追究的他在民国三十四年只身逃到竹山县,藏在文峰乡田沟村保长邓克公家,并当上了长工。这段时间,他以待人和善,对主人俯首言从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和主人的宠信,并被主人选为工头。但难改本性的他自当上工头后,野心便开始渐渐膨胀起来。他利用拜把子的形式,结识了当地一些不务正业的混混、痞子,并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幌子,使他们纷纷聚拢在自己麾下,成为自己的打手和帮凶。有一次,他因赌博输钱很不服气,就邀来同伙,乘夜色窜入赢家焦运双家,先是拳脚猛打,后又用石头活活把焦运双砸死,并将尸体捆上石头,扔入山底深滩。亲眼目击焦运双被害过程的群众,把这事状告到县政府后,县长华维扬也当即下令要缉拿王三洲。可事过月余,只听到雷声响,却不见雨点落。
王三洲闻讯,不但不再次逃跑,反而一不做二不休,乘机扯起占山为王的黑旗,带上他那二十多人的结义弟兄,干起了在国民党军队时常干的烧杀劫掠的勾当。不久,他又认识了国民党35旅驻扎在竹山县城的一个团副官王寄周,并拉拢他带着手下归并到了他的队伍中,羽翼日渐丰满。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把巢穴定在了文峰乡轻土坪的七里匾石佛寺,五十余人的队伍实行白天分散活动、踩点,夜晚集中抢劫,所得钱物由他“论功”行赏。一天夜里,他纠集二十多人赶到甘家湾的甘寿顺家,将他家近20年累积的财物一劫而空,但他并不就此罢手,紧接着又洗劫了另外十多户群众。由于大肆抢劫财物和奸污妇女,使不少良家妇女因蒙受羞辱而含冤自尽,也使家家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这里的老百姓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成年人就会心惊肉跳,不敢上坡干活,正在啼哭的小孩子则时常会戛然而止,惟恐会引来灭顶之灾。
民国三十六年,竹山县长华维扬因剿匪不力被免职,继任县长贺理华吸取教训,把消灭肆虐一方的土匪和所谓的“共匪”同视为心腹大患,力求斩尽杀绝。他建立了各保谍报站,发展了秘密谍报人员,责令各保恢复成立了以“大刀会”、“红枪会”成员为骨干的民防团组织,并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贺理华又组织起了两百多人的县大队,还从河南请来枪支修造人员,建起了枪支修造厂。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捕捉了新四军突围后留在竹山打游击的30名干部战士,并杀害了共产党竹山县长许明清。在消灭了“共匪”后,对王三洲也由利用其“灭共”转为招安归顺。王三洲虽对贺理华剿共出过力,但见贺理华已对自己心存疑心,惟恐日后有变,便派人暗通贺理华,听从其调遣,以利于日后东山再起。王三洲虽非等闲之辈,但贺理华也非省油灯,谈判桌上贺理华就提出了四个条件,其一是无条件放归全部所拉肉票;其二是王部人马仍暂驻原地,等候整编,在此期间的军需物资,由乡保组织提供;其三是严守政府法令和军纪,不准再动富抢商;其四是部队改编为县大队第三中队,不足人数和所缺枪弹,由贺调剂补充。如有违犯一条,就视为“共匪”而予以剿灭。为防意外,贺理华还派出侦察人员,监视着王三洲的一举一动。
习惯了“自由”的王三洲哪会甘心受这种约束,乞求招安原本就是他的韬光养晦之计,但出于贺理华的强大实力,他表面上收敛了一些行为,但暗地里仍然是我行我素。他原拉的肉票人质,只要交钱的,他一分也不放;夜晚入宅抢劫,也由集中人马突击奔袭改为派三五人前去逼迫自愿交钱;随意强拉妇女入巢穴玩弄,同时还强令各保送钱、送姑娘,如不定期送到,就以到乡保催要为由相威胁。有一次,他听说和平村的邓克成家靠做生意赚了几十块大洋,就让部下绑架了邓克成,要其全家出资50块大洋前去赎人,否则就撕票。
贺理华听说此事,为探明真相,就亲率两名随从化装到王三洲驻地侦探。他让一名随从化装为卖梅子小贩,在前探路,自己尾随其后,边走边刺探王三洲的活动情况。卖梅子的随从走到七里匾时,王三洲的放哨匪兵见到送上门的梅子,当即一抢而光。卖梅随从以高喊要梅钱为幌子,追到石佛寺的一幢大院子前。还在院内的王三洲听到叫喊声后出门就骂着说:“我弟兄们吃了几个梅子,你就追着讨要钱,你不想活了。你也不打听一下,我王三洲就是下馆子,哪个敢收钱?快滚,惹恼了我,老子当场杀了你!”离得不远的贺理华听到王三洲的吼叫,也看清了这儿的地形,他心中也有了底。回到县城,城内暗哨报告说,王三洲的亲信兰得胜进城后就四处打探县大队的兵力部署、弹药仓库、军营地点,还走访了十几个人,可能是联络他们的内线,以便里应外合地冲进县大队基层,占领弹药库,进而洗劫县城。同时还报告说,兰得胜现仍住在南关一姘头家,准备明天回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贺理华大吃一惊,也促使他下定了剿灭王三洲的决定。
当天晚上,他命令与文峰乡石佛寺相邻不远的田家乡长带领一百多人的大刀会成员,在第二天凌晨三点赶到石佛寺的山背后,从背后发起进攻。他亲率县大队的两个中队,连夜奔袭到石佛寺,与田家大刀会同时发起进攻。对兰得胜,他让县大队的一个班围住了兰得胜的姘头家,并一拥而上,逼住了还与姘头饮酒调情的兰得胜。兰得胜见来者不善,知道事已败露,待起身掏枪已为时太晚,两声枪响之后,兰得胜中弹。但并未倒地的他挣扎着躲在室后厨房的灶炉里,紧随其后的士兵赶来后又连开数枪,才将兰得胜击毙,随后将尸体拖到城外河坝示众。
贺理华和田家乡长所带的两路人马,也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贺理华悄然地从半山腰的石佛寺逼近。这时,王三洲的岗哨还在抱枪鼾睡,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让众人的梭标戳了个透心凉。不一会儿,山后、山下的两路人马一起喊杀,将还在鼾睡的三十多个匪徒全部砍杀。一时间,寺内外鲜血四溅,人头滚滚,尸横遍地,惨不忍睹。震耳的喊杀声惊醒了还在后院熟睡的王三洲,他慌忙取枪还击,妄图冲出重围。县大队一个丁勇暗地里猛一起身,用梭标刺中王三洲胸膛,当场倒地丧命。清理现场时,县大队没有发现那位原国民党团副的尸体,经调查,才知道那位国民党团副在前几天带着一批人到文峰乡两道村“公干”去了。对于漏网之鱼,贺理华肯定不会放过,遂派人跟踪追击,并在与两道村相邻的房县马虎岭将该团副和一班人全部剿灭。
就这样,这股为害乡里几年的土匪总算荡平,贺理华因剿匪有功而受到上司的嘉奖。1949年元月20日,竹山解放,贺理华因负隅顽抗而被人民解放军活捉。因其残杀新四军干部及战士数人,再加上欺压良善,盘剥穷人而被判处死刑,最终在1950年8月枪决于城西柳树林。至于他剿灭王三洲一事,有人说,这是黑吃黑的结果,原因是王三洲想杀进县城抢劫发财,可县城这块肥肉,贺理华岂能随意容人夺走?因此,贺理华杀王三洲只是为了其自身利益,而非为民除害。(作者系县广电局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