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劳动模范、潘口乡中心学校校长郭正安
在这里,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也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和执著。平凡中孕育伟大,点滴中传递真情,细节中感化人气。他就是潘口乡中心学校校长郭正安。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郭正安常说:校长就是一个家长,只有校长善待老师,才有老师善待学生。潘口乡,由于办学条件滞后的劣势,加之离县城特近的区域优势,很多教师把她作为工作的“跳板”。在工作中,郭正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关怀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践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理念,尽学校之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
对于青年教师,郭正安总是不断地指路子、压担子、出点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向党组织靠扰,为青年教师搭建成功的舞台。对于半边挑教师,郭正安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进行消化,一方面帮助找到致富项目自主创业。对离退休老教师也十分关爱,每年的重阳节,他都要召集全乡离退休教师团聚。
一片冰心在玉壶
郭正安十分欣赏郑板桥的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他经常告诫家人和校领导班子保持清廉,要公私分开,要淡泊名利。2006年“七一”,该乡决定表彰一批优秀党员,教育系统投票推荐了他,他却把这一名额让给了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党员。县教育局决定在教师节表彰县十大名星校长,他却把这一机会拱手让给了常务副校长。就是这样,2001年就够晋升中教高级资格的他,直至2005年迫不得已才晋级。
衣带渐宽终不悔
人们都有说:郭正安是一个工作狂。 郭正安刚到潘口乡任中心学校校长时,全乡中小学送来的“危房改造报告”犹如千斤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彻夜难眠、心急如焚。在困难下,郭正安没有动摇、没有退缩。他马不停蹄地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县妇联牵线,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深见东州先生通过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资20万元人民币兴建潘口乡东州春蕾小学。由县台办搭桥,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捐资人民币40万元兴建潘口乡明德小学;县教育局拨款70万元,用于潘口中学教学楼的建设。
晴空一鹤排云上
“校长是老师的老师”。这话在郭正安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工作向上比,永不满足;生活向下比,知足常乐。作为校长的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上雷厉风行,生活上勤俭节约。同时要求中心学校校委会成员时时处处与各中小学领导班子保持一致,与教职工保持一致,要有亲和力。郭正安认为,学校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核心的两个字就是激励。为了有效地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郭正安在全乡全面推行了教师聘任制,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通过聘任,真正聘“香”了优秀教师,聘“慌”了一般教师,聘下了不合格教师。“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学校是我家,我们都爱她”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凸显生机。
郭正安特别注重抓紧抓实毕业班工作,采取中心学校校委会驻班制、质量责任制。每次月考,他都要深入驻点班级,认真分析班级学生情况、学科情况,召开师生表彰总结分析会。一方面倾听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苦恼,以及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学生加油鼓气。与此同时,他还给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购买奖品,并在奖品上亲笔写上温馨的祝语。据统计,仅2006年春郭正安为学生购买奖品的现金就达二百元之多。中考前,郭正安亲自召开“好心情才有好成绩”的心理讲座,使考生能够轻松应考。
付出总有回报。今年中考,该乡中考上郧阳中学线24人,上竹山一中线71人,刷新该校历史记录,使该校连续12年中考位居全县榜首! (东方 徐涛 黄纪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