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辛劳,得胜镇大桥村江盛均终于取得了初步成绩:不仅建好了养殖场,形成了养殖规模,而且还被列入了县镇两级的帮扶计划,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29岁的江盛均童年很苦,由于贫穷,12岁就辍学到河北建筑工地打工,最初日工资仅有7元钱,直到学会支模后,收入才慢慢增多,2000年他开始承包工程,5年后有了30余万元的积蓄。去年8月,回老家的他实地参观了本镇养殖大户王义明的郧巴黄牛养殖场后很受启发,想到全县都在大力扶持能人创业,自己住处周围就有1500亩荒山和金莲洞电站库尾200亩闲置水面,畜禽养殖又前景看好,何不选择这个项目好好大干一场。经过多方权衡,江盛均最终下定了决心,先后投入17万元建起了128米长的索桥和400平方米的场房以及水塔,并购进了12头牛和65只马头羊,正式踏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一年来,江盛均的牛羊队伍得到了壮大,年底可发展到牛25头、羊150只,而且他还计划明年达到50头牛300只羊的目标,同时在水库上喂养300只鸭子。“我既要扩大规模,还要突出特色。”江盛均说,他搞养殖以散养为主,牛羊鸭肉都力求原汁原味,目前1500亩荒山被水库隔断成一个封闭的牧场,他每天一早将牛羊赶进山林任其自由活动,下午四点只需要站在索桥上用电喇叭播放一段音乐,牛羊就会自动赶回养殖场来抢吃黄豆、包谷等精饲料。林子中有只牛犊大的野公山羊,别人都劝江盛均将它打掉,他却从不动心,他还准备利用这一特色资源来改良山羊品种,繁殖一批具有野性的二代羊,依此抢夺市场的占有率。(黄隆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