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勤
安天纵同志是中共党员。原系中共郧县中心县委书记,以抗日巡回宣传队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本文记述他1938年期间在竹山的活动情况。
一
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38年?十月,抗日巡回宣传队二十九队队长张殿英率队员三人从武汉到竹山。其中,安天纵夫妇是东北人,东北大学学生。宣传队住在县城北门坡中心小学的一间简陋寝室里。安天纵的爱人住在北门坡钟家栈房,当时怀孕在身。他们除了带一床单薄被子及少量换洗衣服外,大部分是抗日宣传书籍。当时人们以为他们是流亡的难民,都很同情,特别是青年学生,自发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他们在食难果腹,衣难御寒的条件下,仍以忘我的革命精神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张殿英同安天纵身着简朴的蓝布长衫,走上街头,站在凳子上,以流利生动的语言,控诉日寇在东北的残酷暴行,听众无不义愤填膺。
他们以歌曲为武器,唱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悲愤的《流亡三部曲》,激发了青年学生、老人、妇女的抗日救国热情。有的请缨杀敌,投笔从戎,有的慷慨捐献现金、衣物,慰问伤员,并发动抵制日货的活动。当时竹山青年办的《堵河月刊》登载了一篇《沸腾的堵河》?作者冯锡五?记述了当时宣传抗日群情鼎沸的动人情景!
二
在郧县省立十一中学因参加学潮被开除的一批竹山籍学生,失学居家,遭到社会恶势力的歧视和诽谤,感到前途渺茫,写下了感慨诗:“茫茫虚度岁月过,千秋事业竟如何?壮志难酬艰苦事,满目疮痍感慨多”。处在这种精神状态中,安天纵既成了老师,也是知心朋友和领导者,他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诱导鼓励这些青年。
在安天纵的诱导下,由武汉沦陷以后回县的青年宋一之、龚镇中为主要成员,利用在地方上有势力的杜振族,组织了一个“学术研究社”,设在东门外观音阁内。实际上安天纵是学术研究社的核心领导者。创办了《建竹旬刊》、《新闻简报》,《精神周报》等刊物。在刊物上除了登载有关抗战的文章、诗歌以外,还揭露地方贪官污吏的丑闻。在宣传队的指导下,排演了人们喜爱的戏剧。如讽哑剧《怪物》和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还有由房县寄来的进步刊物《红五月》,请刘勤散发。刘勤立即着胡松元?胡英?分送至县民教馆、中心小学、庸山小学和陈远、江心如、余伯希、靖正福等人。
安天纵具有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领导艺术和才干。他同青年滚在一起,日日夜夜、风风雨雨,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受青年敬佩。他是青年的知音,他说:“恶势力好比是一根弹簧,只要用力气,就可以把它压下去,不用力气压,它就弹得高。”“一根绳子三股合成,每股均匀就有力量,如果一根紧,一根松,一拉就会断”。他教唱《青年进行曲》,激起了青年们同恶势力搏斗的勇气。
三
一颗“重型炮弹”轰击了县衙门的大堂:以王汉武(城关镇大街人,抗日时期病故)为首贴出了一张《奇闻》,揭露出保丰街龚敬之用七百块大洋,向县长华维扬买到了第一区区长官职之事。龚妄想用这一职权在一区大捞一把。记得《奇闻》中有一首三句半:“狗子?龚敬之的乳名?装作狼,用钱买官当,花了七百块,现洋。”贴出以前,得到安天纵和三十五旅特务连连长谭天的支持。贴出以后,谭连长派了两名便衣武装监视动静。正当人们拥挤争看,笑声不断,拍手称快时,龚敬之的狗腿子也来观看,听到群众痛骂他的主子,便将这张《奇闻》撕下拿回讨好。
那两位便衣立即上前将这个狗腿子拉住问道:“这是抗战新闻为何撕毁?”当场把这个狗腿子打得头破血流,仓惶而逃。因系驻军所打,龚敬之也不敢惹,只好报告县长华维扬,即派警察调查。因王汉武等只是怀疑的对象,无证据,也就无法下手。当天晚上安天纵、谭天到王汉武家楼上商讨对策,安天纵对王汉武等说:“你们去见华县长,就说是你们写的,县长看着办。你们不要害怕,希望他将你们关起来。”谭天说:“如果将你们关起来,这个戏就有唱的。”第二天中午王汉武等人去县政府见到华维扬,谭天等人在外面等候。 (转下页)
(接上页)王汉武对华维扬说:“《奇闻》是我们写的,请县长处理?”出乎意外,华维扬脸含笑意,假惺惺地说:“快坐,快坐!”又说:“青年正是有为的时候,今后不要乱搞,要好好读书,有机会保送你们去升学。”华维扬的这一套手法,是青年人始料未及的。
晚上,大家又在王汉武家向安天纵说了见华的情况。安天纵问道:“你们认为这一次行动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呢?”在座的同声答道:“当然是胜利了呀。”安天纵站起来严肃地说:“这不是胜利!”又问道:“你们是等华维扬保送你们去升学呢?还是继续战斗呢?”众人齐声回答:“我们要继续战斗!”安天纵说:“要继续战斗,要把战场铺大些,炮弹还要打响些!”
四
为了继续战斗,安天纵提出要进一步搜集华维扬的罪证,还要争取同华维扬有矛盾的地方势力支持我们的行动。
华维扬在田赋附加上面营私舞弊。当时田赋征收主任是王禹九?王汉武的叔父?,华维扬曾给王禹九一个手谕,勒令上缴附加金额。因逾期拘押追缴,因而产生了矛盾,通过王汉武的关系,王禹九提供大量罪证,拍成照片,另外还搜集到华的财政科科长何雄贪污受贿事,安天纵将这些材料以锋利的笔调,起草了一个“华维扬的十大罪状”,除上报专署、省府外,并分发到全省各县以及全县各区、乡、城关各户,从而使反对华维扬的烈火迅速燃遍竹山城乡,战斗取得了绝对优势。华维扬妄图缓和矛盾,迫不得已免了龚敬之第一区区长职务。安天纵又提醒大家:“不能麻痹斗志,要继续战斗”。这时地方势力派冯楚伯、何永安在暗地控告华维扬,他们利用进步势力冲锋陷阵,进步势力利用他们作经济后盾,反对华维扬的阵容更扩大了,力量也加强了。
五
反对华维扬的斗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华维扬召开县教育会议,策划回击办法。民教馆馆长何知其迎合华维扬,在会上大放厥词:“城镇的青年娃,没有一个成料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求当局采取有效措施。”会后有人透露了这个情况。当天下午,青年们串联了三十多人,聚集在北门坡。安天纵、谭天作了布署,推选了宋一之、严国屏、王汉武、刘勤等四人前往民教馆质问,并嘱:“不要动武,大家在民教馆门外等候,由宋一之去请何知其答复”。宋一之走进办公室,还未询问,何见势不妙,一冲而出,奔到街上大喊:“打坏人呀!”跑到县政府报案,人群跟到县政府,而华维扬避而不见。实际上华维扬同何知其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商讨对策了。这时安天纵、谭天早已赶到民教馆,打开收音机记录了当日的新闻,连夜抄成《新闻简报》。第二天清晨照常贴出,以免华等诬赖学生砸坏收音机,破坏抗日宣传。
当天夜晚安天纵提出:“事情已经发生了,其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华维扬采取软手段,一是采取威胁或者镇压。无论怎样,我们也要有两种准备:一个是坚持继续战斗,一个是联系各方面的力量。在华维扬采取行动以前,我们分头联系城关各学校用罢课来声援我们。”事过两天华维扬发了逮捕令,文曰:“据民众教育馆馆长报称,以宋一之、严国屏、王汉武、刘勤等人为首无故闹事,纠集百人,集中行凶,包围教馆,破坏抗日宣传工作等情……经查明事属不虚,应依法逮捕法办。”警士送信叫学生回避。学生们回答说;谢谢你们的关心,你们回去报告,我们马上自己来。学生们即时到谭天连部,安天纵也到了,马上通知了原去民教馆的三十多人集合,安天纵说:“你们去对华县长说,要关,把我们统统关起来!”大家来到县政府,警察队队长李俊才正在劝阻的时候,中心小学和庸山小学全体师生走进县政府大门,高呼“打倒贪官污吏!”这时警察队对要捕的四人说:“你们回去,以后和平解决。”先去的三十多人也加入了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沿街张贴标语。第二天城关各小学罢课,西关、南关等小学持续游行,声势已经发展到高峰,华维扬慑于众怒难犯,不得不接受大家提出复课的条件,收回逮捕令,撤销何知其的馆长职务。
这一事件平息不久,华维扬的贪污案,湖北省政府已经查实定案,并通令撤职查办。后经郧阳地方法院将华维扬判刑下监,他的财政科长何雄早已逃之夭夭。
贺理华1938年下半年接任县长,下令解散了学术研究社,勒令安天纵等离开竹山,又以培养深造为名,将一批青年拉向了另一条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