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位于县城北端的明清村胡家坡(今明清变电站所在地)坡改梯工地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人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一座约20米高的小山丘推平,改造成一个“人造小平原”。据当时在场参加劳动的县文化馆副馆长黄维回忆,随着一声炮响,接着就听到有人喊叫:“嗨呀,炸出好多铜罐罐儿呀……”人们纷纷跑来围观,发现不仅有铜罐,还有铜镜、壶、钫、斧、鼎等生活用具,以及矛、剑、戈等冷兵器,还有大量的五铢钱残迹。群众迅速报告了县革委会(县政府),县革委会连夜向省文物部门作了报告,省博物馆迅速组织专班来竹整理发掘。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工作,共发掘古墓5座,出土各类文物近100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数十件,初步断定墓主为西汉年间的军队将官,明清汉墓群首度被发现。
在以后的数年间,又陆续在北大街至明清梁子一带发现若干汉墓,只是规模、规格均不及首次。由此可以推测,在西汉年间,今日县城所在地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王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