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竹山的秘密社会
发布时间: 2009-10-2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秘密社会是指帮会,禄林响马,也包括各种匪帮、特务活动、烟馆、妓院、赌场的经营等污秽龌龊的事物。本文侧重介绍流传竹山帮会组织名称及传播简况。

竹山的秘密结社
  中国秘密结社的起源,可上溯到东汉(公元25至220年),张角领导创立“太平道”并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宋代出现了白莲教。元未韩山童、刘福通利用白莲教发动了反元斗争。清入关后产生了“天地会”。流传竹山的帮会组织基本是白莲教、天地会繁多流派的一支。
  竹山地区东西南北的结合部,1949年已流传到竹山的会门有:天主堂、福音堂、兄弟会、善堂、慈善会、同善社、西华堂、一贯道、红帮、复兴社、同心会、普济坛、万善坛、众善堂、三阳会、龙华会、白阳会、青阳会、红阳会、青党、五晕坛、五晕道、十三太保弟兄会、三十六第兄会、十二弟兄会、二十四弟兄会、六十四弟兄会、四十八弟兄会、十八弟兄会、同心合作社、三吉堂、大刀会、相济圣坛、青帮、安青会、孔圣教、光明社、理门公所、红枪会、姐妹会、孝义会、励进社、青年学社、易俗社、同音堂、琴书社、和平社、义仁社、应化坛、中坛、显微坛、明道堂、三易社、结合圣坛、中华圣坛、辅化圣坛、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
一贯道
  一贯道,又名西华堂、三阳会、白阳会,红阳会、青阳会、孔孟大道、圣贤道、圣传真道、白阳会道、先天道、神传天道、中华慈善会、天地人民观音教、天天道、性理天道、真道、三佛堂、老母道、白极党、坤道等众多名称,其中有的是分支、有的是异名。
  一贯道是白莲教的一个体系流派。源于宋,名为“达摩”,传至17代祖师为山东济源人路中一。以“万道归一”、“三教合一”吾以一道而贯之,而定名为“一贯道”。1934年,一贯道的活动中心由济南转到京津地区,日寇投降后,指挥中心由济南迁到成都。
  1946年,一对贯道的道徒秦兴贤到竹山沧浪山五佛洞办道,一贯道始传到竹山。
  秦兴贤,道名秦中天,郧县人,1902年生,会钻磨,因家庭原因投入一贯道。1945年先后在陕西的汉中、安康、汉阴、石泉、洵阳、白河等地学道。1947年至1950年,秦中天3次到宝丰、溢水发展会众,布置会徒到竹山各区乡及邻近的各县发展会徒。到1950年,竹山有一贯道会徒近两千人。
  一贯道道徒职级分为:师尊、师母、道长、老前人、前人、点化师、坛主、道亲(即道徒)。师尊、师母为最高统治者,道长由师尊师母放命(即任命)。老前人、前人可在各地发展组织、自成一系。老前人代表师尊任命并领导前人和点传师。前人可任命点化师,并领导点化师进行办道活动。点化师有权建立佛坛。任命坛主,发展道徒。坛主是佛坛的主持人。点化师可以带坛主扶乩(扶鸾),天才(即机生)、地才、人才“三才”职业办道人员。
  一贯道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完全堕落成一个反人民的极其反动的会门。1937年侵华日军相中了一贯道,祖师张天然在论陷区飞黄腾达,汪精卫的南京傀儡政府聘清张天然担任外交部顾问。大汉奸褚民谊,周佛海成为一贯道的点传师和坛主。日寇投隆后,蒋经国亲自把一贯道改名为“中华道德慈善会”。并在《中央日报》上公开宣布承认一贯道为合法组织。
  1950年3月,一贯道会首秦中天,徐立天、熊乐天麇集一贯道道徒2000余人于沧浪山五佛洞。拟定于农历九月初九煽动纠集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的道徒,不明真姓的百姓,封建迷信者阴谋组织反革命暴乱。国民党将军胡宗南给秦中天送枪200余条。
  竹山县公安局侦破了此案,农历9月初七副县长黄正甫调县大队、民警队、城关、溢水、沧浪、文峰等地民兵、冒着迷蒙秋雨,步行百余里活捉了“三天”等39名暴乱首要及骨干。紧接着,全县各区乡也开始抓捕参加沧浪山反革命暴乱分子。沧浪山反革命暴乱尚在荫芽之时就被我人民政权干净彻底全部予以摧毁。
同善社
  同善社是1906年由四川省永川县彭汝尊创立的新教。1917年,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在北京设立同善社总号(总社),各省成立了省号,汉口同善社名誉社长是湖北督军肖耀南。
  汉口同善总社是彭汝尊主持领导的,彭想把全国的同善社统一起来,取名“合一会”,同善社也称先觉祠、大同祥、五晕道、善善堂、慈善会等。
  周善社成员分为16层,第16层叫天极,为最高层,15层叫皇极,14层叫太极,13层叫“两仪”,12层叫“三才”,11层叫“四象”,10层叫“五行”,9层叫“十地”以上为高级道首。第8至4层分别为“领航”又叫“顶航”、保恩、引恩、证恩、天恩,三、二、初层叫“众生”即一般道徒。设六科,即教授科、由恩职负责开示初层;交际科,介绍人入道;道金科,管理经济;纠查科,纠正品行;文牍科,撰写文件;宣化科,宣传教义。
  1922年竹山县知事慎修负责在竹山创办了同善社,同善社在溢水、文峰、城关一带活动。
  “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务机关通过一名叫“因是子”的日本道徒及其弟子掌握了同善社,并进一步将其组织扩散到穷乡僻址,为日本特务机关搜集情报。1938年初,同善社派卢应章到竹山没坛布道,吸收徒众,建立联系据点。卢应章与张皎如、孙习之相勾结。1942年5月9日,同善社大刀会会合竹山兴仁、敦仁两乡道徒围攻竹山县城。活捉县长郑桓武,阻断堵河交通。郑桓武到兴仁乡渡口河边劝降暴乱者,暴乱者手持长矛追杀郑桓武。竹山县大队一营长一枪击倒暴乱为首者,余众一见纷纷惊逃。5月10日,郑桓武派自卫队长南庆文率兵一排攻打围攻田家坝乡公所的同善社、大刀会会徒。之后道徒准备会围县城,同时袭击蒲溪沟,抢夺存放的食盐和军火。郑桓武提前安排船只抢运回城。不料被道徒发现尾随抢夺,5月16日,郑桓武派人悄悄潜入暴乱道众中,发动家属劝说,揭穿卢应章等人与日寇勾结的阴谋。17日中午时分,围攻竹山县城的东西两面的徒众散去。17日第八区行政专员刘翔率部队开赴竹山,一网打尽了匪首,枪决了孙习之。至此同善社暴乱被平息,也使同善社的活动由巅峰滑向败亡之渊。
西华堂
  西华堂又名大西华、三华堂、三华门、南华门、东华门、西华门、进供门、太阳会、天仙大道、中央道、东震门、佛门。
  西华堂祖师达摩约生活在周灵王七年至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565至公元前463年。西域竺乾国人。至释迦牟尼二十八代弟子在梁武帝公元502—549年时来东方传道,在杭州遇神光说法讲经,授先道于神光。西华堂分为大成堂—太和堂—三花堂(以后转为普渡门)—太华堂—一华堂—乾元堂—中和堂—万乾堂—西华堂—大西华—小西华等堂口。清道光八年(1828年,十三祖徐杨将西华堂职权划分为五行(即五老)执掌。
  西华堂内务职掌为祖师,五老下分五派即道、运、永、昌、隆,亦称五职,即十地,顶航、保恩、引恩、证恩。以下又分天恩(妇女相当天恩称九莲堂)、众生、半众生(没有领到三种功五部经者称半众生)、护道(男称乾,女叫坤),祖师属于天界,既不掌职又不掌权。五老分东西南北中,一方只有一个,执掌一方。十地在五老的职权下分片执掌西华堂。顶航职权发恩发执。众生先领职后才能领恩。西华堂还设皇经堂承印经书、西药铺。保恩保主晋恩众生,掌管经济。引恩晋恩众生。证恩发经书和处理返戒事宜。
  1919年,郧县北门街西华堂的支脉,济世堂十地易道林和顶航篾匠汤某到茅塔普渡寺落住在三岔坪观音庙,发展白河县人黄大姑娘为会徒,黄又发展一柯姓女子,西华堂就在普渡扎下了根。
  民国19年(1930年)郧县西华堂引恩孔庆云、证恩肖堂富二人在普渡谢家坪设立万善堂,西华堂在普渡发展起来,并相继向竹山西部蔓延,得胜文峪河火神庙的万善堂、宝丰牌楼崖屋沟的挽春堂都是西华堂茅塔普渡谢家坪万善堂的分支。1950年竹山西华堂有会首38人,会众62人。
大刀会
  大刀会,又名红枪会、硬肚会、白带会、黄带会、铁冠罩、红巾军、同心会、一心团、万仙阵、普及社、圣教坛、五晕坛。
  大刀会产生于康熙中叶。白莲教,洪门皆奉五祖,有志者乃复兼取二派之精义,别立一团体号曰大刀会。
  1919年,竹溪县郭家洲大刀会堂长桂炳南,堂主鄢邦和、马有江等人到宝丰新茶发展赵远明、赵远聪等人为大刀会成员。
  1927年,竹山城关杜子翼与陕西省白河县大刀会勾结,白河大刀会首领吴文异率领大刀会会众500人来竹山。
  大刀会设总坛主、团主、老师、会众,另有武装性质的大队长、中队长、分队长。
  1942年,大刀会头目孙习之参与同善社的暴乱。
  大刀会分布在宝丰、麻家渡、得胜、大庙、秦古、竹坪、柳林、文峰、楼台等地。据统计1950年,大刀会有会众900余人,另有红枪会400余人。
  1950年6月,溢水区松树大刀会头江汉绪、肖大宾、张育林、张五汉等为首以五晕坛面貌组织了一次反革命暴乱。在镇压反革命中,竹山县人民政府对暴乱的首要分子7人处以死刑。逮捕判刑5人,狠狠打击了大刀会的反动气焰。
福音堂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开头四篇名称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福音”源于希腊文,原意为“好消息”,指向受苦受难的人类报告“救世主”耶稣要来拯救他们的好消息。只要你加入了基督教,就可以脱离苦海,故基督教又称福音堂。
  1921年挪威人谭牧师来竹山布道,房县人吴鸿纲在竹山城南关成立福音堂。
  福音堂设总会,教区(又称支会)、教堂(分会)。
  总会设总监督,教区设监督,分会设有牧师。
  竹山福音堂牧师是谭牧师,布道员为吴鸿纲和谷城人何庆甫。教友有魏松林(竹山田家人)、陆贤谟(竹山城关人)、孙德彦(河南人)、吴宝恒(竹山一区人)、吴锦芝(竹山人)、王忠灵(竹山官渡人),1950年,福音堂有教友100余人。
圣谕坛
  圣谕坛,又名普及坛、相济圣坛、济世圣坛、辅华圣坛、鼎心坛、进德坛、普化坛、伍肺坛、救世坛、节化应坛、碧松佛坛、光明佛坛、七星坛。分化出应化坛、玄武坛、青阳坛、内梓坛、万善坛、显微坛、宣化坛。
  圣谕坛职级分设为主任,督率、总理、主科、督请、坛主、主坛、乩生、鸾生、冥生、像生。督率以上主高层领导。
  1932年,宝丰新茶圣谕坛主科陈银介发展副主科1人,督率2人,相生数人。
  圣谕坛在竹山最为普遍,为地主恶霸所掌握,反动性较大。
  圣谕坛在溢水设中坛一个,下分中坛、萃英堂、宣话堂,麻家渡刘家河设中坛1个,主科2人,像生16人,在茶园柯家湾设萃英堂、主科1人,像生若干名。东坡梁子设宣话堂、主科1人,有会众若干名。宝丰双坝有一个集中培训堂,设有主科。
秦古主天教的传说
  秦古镇因秦家坪和古佛洞而得名,名为秦家坪,全秦古镇都没有秦姓人家。秦古的大堰叫郑家山,秦古西岭有崔家湾、刘家河、李长户、赵家坡等地名,但这些地方没有地名上的姓氏,构成名不符实地名现象。
  构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天主教的传播。
  据老人们传说,清朝中晚期,天主教流传到秦古。天主教徒用晒枪,簸箕做成会飞的工具,要把当地人撵走杀绝。于是当地人联合起来把天主教的徒众杀死赶走,就形成了有姓无人的地名现象。
  另据统计,竹山还有洪帮约2000多人,青帮900多人,佛教、道教也很普及,受篇幅所限,容当以后介绍。(陈绵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