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从“庸”看庸国之三:庸国文明甲天下
发布时间: 2009-12-0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诗歌、音乐、建筑、冶铸都显示了庸国的文明程度,但庸国文明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多得多,还早得多,还成熟得多。 
  庸通容,《尚书》说:“容成作历”;庸通融,祝融即祝庸,火神祝融造与农事紧密结合“火历”。这两例充分证明,庸国不仅是最早历法的制定者,也必定是农业大国。 
  融字有“鬲”,庸必是“鬲”的发明者。庸都田家坝的“北坝窖场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有局部磨光的石器和鼎、鬲、豆、罐、盘等器型的陶器,完全可以佐证庸为制陶大国。 
  近代有学者提出,甲骨文乃巴人首创。张良皋教授认为东、南、西、北四字必是庸人所创。比如西字,其原形是盐罐。庸人是行盐族,盐来自庸国之西,因此便用盐罐指代西方。 
  还有茶叶。庸人是史料中记载的最早饮茶的先民,“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 
  还有围棋。据传,庸国是唐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了棋类博弈游戏,史称“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 
  凡此种种,俱为文明肇始。而庸国几乎涵盖所有了全部的古文明要素,这足以惊世骇俗。我们不禁要问,庸国从何而来,庸人先祖是谁? 
  庸国在古史中的第一次“演出”,便是轰轰烈烈地参与武王伐纣,这时它已是群蛮里的“领头羊”。可以推断,至迟在夏禹乃至唐尧时,庸人已经建立国家。再继续向前,我们便看到伏羲、女娲、神农的身影。至今竹山境内仍有伏羲、女娲的传说,还有伏羲传经洞、女娲山,至于炎帝神农,就在与竹山县毗邻的神农架林区——那里也是庸国属地。古“三皇”与庸国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焉知庸国不是直承“三皇”教化而开启智慧?“在整个中华域内,庸国完全可能是率先跨入文明门槛的国家”,由此推断,庸国文明正是中华文明之源头。 
  在庸国范围内的堵河流域,已经发现了3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头骨、10~6万年间的“郧西晚期智人”牙齿,而以霍山坡、黄土凸、北坝窖场、姚园等为代表的堵河流域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庸国地区确实是人类的摇篮。 
  但庸人何时立国已不可考。世所公认,黄帝是中华第一个建立国家的,有人认为庸人先祖是容城氏,有人认为是祝融氏,二人俱是黄帝之臣,庸人不必与黄帝争“第一”的荣誉,但完全可能在夏禹之前建立国家。即使从夏禹时立国,庸国距今已是四千多年多矣。 
  庸国虽然消亡,但庸国文明直接启迪了中国的两大宗教:道教和儒教。道家与阴阳、八卦及巫的关系息息相关,汉中五斗米教及武当山道教都是名声显赫的道家流派,不必多说。但儒家与庸国的关系便需要略费口舌了。 
  儒家讲究的根本是中庸之道。现在把中庸之道当作折中主义的别称,其实是误解。中庸之道是君子之道,是和谐之道,是天下正道。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缺乏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什么叫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其意是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庸字居然被引申为“有用、定理或常理”的意思,这绝对是对庸国的极大褒扬。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要恰如其分,庸,就是指保持正常状态,要自然。这既是为人的艺术,也是做事的方法。仅从为人处世层面理解,中庸之道仍会给几千年后的我们很多启示。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