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今年,由于小麦生长中后期雨水过多,特别是五月份阴雨持续时间过长,导致赤霉病发生严重,大量小麦在田间霉变、发芽,不仅使小麦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小麦品质也大打折扣。对因赤霉病导致严重霉变的小麦,专家提醒最好不要食用。
有研究表明,小麦受赤霉病感染后,收获的病麦粒中含有赤霉病菌产生的多种毒素,其中包括有致呕作用的致呕毒素和对动物生殖器官有明显副作用的赤霉烯酮毒素,这些毒素用通常的加热烹饪方式不能将其破坏。人、畜食用了用病麦加工的含有毒素的小麦制品后,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重者会出现窒息。由于中毒后无特效药物治疗,中毒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为此,国家GB1351-1999标准规定,凡病麦率在4%以上的麦种,均不可直接食用,以免造成人、畜中毒。
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这一实情,要加强对有关知识宣传,同时要帮助农户做好病麦的检验与去毒工作。对霉变较轻的小麦,可利用病粒比健粒轻且籽粒小的特点,将小麦晒干后采用风力、机械筛选等分离方法将大部份病麦除掉;还可根据毒素在麦粒表层分布较多特点,在加工时将麦粒碾磨去皮,以降低成品面粉中毒素含量。对霉变严重,确实不能食用的小麦,最好用来制作浆糊等一些人畜不食用的制品。 (熊飞)
有研究表明,小麦受赤霉病感染后,收获的病麦粒中含有赤霉病菌产生的多种毒素,其中包括有致呕作用的致呕毒素和对动物生殖器官有明显副作用的赤霉烯酮毒素,这些毒素用通常的加热烹饪方式不能将其破坏。人、畜食用了用病麦加工的含有毒素的小麦制品后,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重者会出现窒息。由于中毒后无特效药物治疗,中毒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为此,国家GB1351-1999标准规定,凡病麦率在4%以上的麦种,均不可直接食用,以免造成人、畜中毒。
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这一实情,要加强对有关知识宣传,同时要帮助农户做好病麦的检验与去毒工作。对霉变较轻的小麦,可利用病粒比健粒轻且籽粒小的特点,将小麦晒干后采用风力、机械筛选等分离方法将大部份病麦除掉;还可根据毒素在麦粒表层分布较多特点,在加工时将麦粒碾磨去皮,以降低成品面粉中毒素含量。对霉变严重,确实不能食用的小麦,最好用来制作浆糊等一些人畜不食用的制品。 (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