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人类的终身大事,也是关系到两个从此牵手一生的心灵的美好时刻,更是俩个家族的大喜事,是关乎两个人的新朋好友的大好事,故此,热闹、高兴是其主旋律。
在青山绿水环绕的鄂西北一隅,善良淳朴的父老乡亲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和平和幸福的人生,仍保持和盛行着流传至今的婚庆习俗——滚床。
所谓滚床 就是在男女青年婚礼的前一天晚上(也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当天进行),新娘子还没有进洞房前进行的一种象征吉祥美好祝愿的婚庆习俗。清楚的记得,在弟弟的婚礼前一天晚上,小姑姑(她是牵拜的)和几个内行的妇女们找来一张小四方桌支在新床的对面,上面摆放了不少的东西,大的物件要数桌子中央放的一个斗(现在很少用)里面装了约占其体积一半的米粒,里面掺有少许绿豆和小米等,可能取寓意为五谷丰登之意吧,上面用一张红纸封口;桌子上还放有葱、算盘、称等,大概是取称心如意、聪慧有算账儿之意吧,也都用红纸条缠绕一圈,象征喜庆之意。在斗的两旁各放一只红蜡烛以备婚礼之日燃用。这一切布置停当。姑姑她们又拿来准备好的香东西(有熟花生、核桃、红枣、鱼【蒸面馒头】糖,小袋装饼干等),用一个大托盘装好。一切准备就绪,就真正开始滚床活动事宜了。一般担任滚床喊号子的是有学问的热闹人,巧舌如簧,还要幽默风趣,能喊出热闹和喜庆的味道。此次担此重任的的是我舅舅的大公子,是个研究生,俊秀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看书太多缘故),书生气十足,但又不失其随和随性的一面。不知是谁大声喊道:滚床活动现在开始!大家一下子都涌进了新房。,特别小孩尤为新奇和兴奋。此时,我们的滚床号子的引领者颇有介事的吭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用高亢激昂的声音喊起了滚床号子<?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滚床,滚床,喜气洋洋。众人接:喜呀,好啊!
滚床,滚床,儿孙满堂。众人接:喜呀,好啊!
好儿生八个,好女生六双。众人接:喜呀,好啊!
好儿好女好福气,金银财宝铺满地。众人接:喜呀,好啊!
添福添禄又添寿,好运鸿运都无数。众人接:喜呀,好啊!
大家都大声的喊号和接号,快乐的声音沿着窗格穿透夜空,传得很远很远。稍顿片刻,引领的人继续喊道:
滚床滚到东,后代儿孙坐朝中。众人接:喜呀,好啊!
姑姑她们听到此,连忙把托盘里的香东西拿出一部分撒在新床的东角,以下喊到哪个方向,就相应地撒放。喊号继续
滚床滚到西,后代儿孙穿朝衣。众人接:喜呀,好啊!
滚床滚到南,儿孙个个不平凡。众人接:喜呀,好啊!
滚床滚到北,后代儿孙穿朝靴。众人接:喜呀,好啊!
滚床滚到中,儿孙万事都亨通。众人接:喜呀,好啊!
此时气氛是最为热闹的,滚床活动达到了高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孩子们更是按捺不住的在床上随着撒放的香东西翻滚,号子继续
东西南北都滚到,幸福生活来报到。众人接:喜呀,好啊!
子孙健康又平安,吉祥美好万万年。众人接:喜呀,好啊!喜呀,好啊!喜呀,好啊!……(注:滚床号子大都是喊号子的人随心随意编的,比较注重方言押韵,特点是琅琅上口,取吉祥之意)
众人拍手接号,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有的还不住地手舞足蹈。热闹的气息总是会扩散,好一会儿,大家还沉浸在刚才喜庆的氛围里。这时,姑姑忙拿出托盘里的东西一一分发给大家,让喜庆的兆头与大家相恋,屋子里满是说笑声和咀嚼声,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沉淀在每个人的心底,于是,满屋子的人才陆续散去。乘这当口,姑姑和小妹除了在新床的四角和中央放上东西外,还在枕头和新床被子的四角和中央分别放上一定数额的纸币,一般取双。(这个是在新娘子典礼后进新房的时刻预备客人们闹房备的),经过一段开心的时刻,时钟快敲过12点了,屋子的人们怀揣着安逸和微笑逐渐进入了梦乡。
关于滚床还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话说古时,关东大地,人烟稀少,生产力低下,为了从事繁重的农业、鱼猎生产,每家都希望男丁兴旺。可有一赵姓家连续生了6个姑娘,这可把赵姓夫妻愁坏了,如果没有男孩,不仅老了没人养,还要受方方面面的指责,就在一天中午,赵氏劳累后睡着了,忽做一梦,梦中一白发老者告诉她,欲得子,要借一儿童在炕上滚三滚,说完老者飘然而去,赵氏醒来。对丈夫说了梦中情形,丈夫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仙人指点。急上兄弟家抱来一对双胞胎儿童,扔到炕上滚了三滚。过了10个月后,赵氏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事情轰动乡里,一传十,十传百,用男孩滚床能生小子从此在关东大地乃至周边地域盛行起来,成为一种习俗。现在人们对男、女之偏见早就荡然无存,却乐此不疲的任由这种古老的习俗平添着结婚的喜庆气氛。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