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抗旱,很多人都想到浇水。其实,中耕也是一项重要的抗旱辅助措施。
中耕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手段。干旱时中耕之所以能够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耕能够弥合开裂的土缝,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深层土壤水分上升通道,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土壤墒情。在浇水后或者雨后及时进行浅耕,保墒效果最为显著。中耕还有利于土壤蓄水纳墒,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增强作物自身抗旱能力。此外,中耕还能够起到增厚土层、提高土温、覆盖肥料、压埋杂草,防止高秆作物倒伏等作用。
中耕一般结合追肥、除草、培土等农事操作进行。中耕深度要掌握“浅-深-浅”的原则,讲究“头道刮、二道挖,三道、四道如绣花”,即作物苗期中耕深度宜浅,以免伤根;中期中耕深度要适当加深,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下扎;后期作物生长繁茂,中耕要防止作物机械损伤,因而深度宜浅,以破除土壤板结为主。(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