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干旱缺水情况下,采用先浸种催芽,打大窝播种,播后用秸秆或地膜覆盖三项措施,可最大限度地蓄水纳墒,减少蒸发,节约水资源,加快出苗速度,提高成苗率。
浸种催芽。在播种前将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挑选芽健壮种子播种,在干旱情况下可明显缩短出苗时间,减少出苗期间水分消耗,用最少的水保证尽快齐苗。种子出苗后,根系逐步形成,抗旱能力将显著增强。采用该项措施需要注意,一是芽不能催得过长,防止播种时损伤;二是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要实施抗旱播种,防止芽播后因缺墒失水干死。
大窝播种。夏季烈日高温,打小窝土壤失水较快,同时窝小也不便于浇水和接纳雨水,因此改为打大窝播种,可明显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特别是窝大、窝深,窝心不易受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作物出苗。采用该项措施需要注意,一是打大窝株会使株行距加大,应适当增加每窝播种数量与留苗数,以保证种植密度;二是窝大窝深,但盖籽不能过深,防止播后出苗缓慢。
窝面覆盖。播种后窝面用秸秆或地膜覆盖,主要起降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蓄土墒作用。采用该项措施需要注意,一是如果用秸秆覆盖,不能盖得太厚,以土面能见到“花花太阳”为宜,同时要防止虫害;二是如果用地膜覆盖,前提条件是底墒要足,盖膜时膜边与破口处都要封严扎实,防止跑墒。出苗时要及时破膜接苗,防止高温烧苗。(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