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大渡河源于曾读过的课文《飞夺泸定桥》及毛泽东的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今天,我们支援汉源湖北卫生监督队十堰分队的五名队员在汉源卫生监督执法所王猛科长的带领下,来到该县的青富乡及小堡乡检查医疗机构及建筑工地食堂,车辆沿县城向西行驶约5公里,便见到了以前心中的大渡河。<?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大渡河古称沫水,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岷江最大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东南麓,自北向南纵贯于四川省境内阿坝、甘孜、雅安、凉山、乐山5地州市。在石棉县折向东流,到乐山市草鞋渡纳青衣江后入岷江。全长1155公里,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北面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南面则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起伏甚大,源头跟河口之落差致使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已被列为中国水电能源十大基地之一。大渡河流域是四川重要林区和石棉、云母的最大产地,森林蓄积量丰富。大渡河的峡谷河段占全河70%以上,水流湍急。峡谷北起泸定县烹坝乡,南至泸定县得妥乡,可用高、深、壮、奇、险、幽、秀、通八个字来概括。跨越大渡河的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经强渡石棉县安顺场渡口和夺取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沿河而上,首先来到离县城较近的青富乡,在青富乡卫生院,一座简易的两层楼房及少量的医疗设备就是该院的全部家当,全院只有5名医务人员,今天值班的只有2名医护人员。完成青富乡的工作后,我们又绕经石棉县前往小堡乡(因需渡河要自上游过索桥),所经过的路段多数崎岖不平,重载车穿梭而过,两岸大山被云雾缭绕,山体陡峭,在半山上,雅泸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我们沿河边原有的国道艰难的缓缓前行,此地的河床比较开阔,流经此地的河水变得开阔,但较大的落差使得河水湍急,河中一座铁索桥象一条巨龙连接两岸,车辆驶过此桥,到达彼岸的小堡乡境内,我们对沿途的4处建筑工地食堂进行了监督检查。小堡乡是一个汉、藏、彝居住的少数民族乡,小堡乡卫生院也是仅有5名医护人员,仅有一座两层小楼和一个约50平方米的门诊部,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检查完毕已是中午,热情的乡长得知我们是湖北来的客人,特意赶来陪同,在一个简易的餐馆就餐后,我们又检查了几处副食店及高速公路上的两个工地食堂后返回驻地。
奔流而下的大渡河、勤劳纯朴的小堡乡人民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蕴量巨大的水能资源、两岸在建的高速路一定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美好的明天。
湖北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汉源卫生监督队十堰分队竹山队员
二〇〇八年八月五日
大 渡 河
青富乡卫生院
小 堡 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