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春节是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时,但一个特殊的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着落牵动人心。2月12日,记者从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获悉,春节前后,该站共人性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人,支出救助金2万多元。
春节期间,县救助站除安排人员值班外,还抽出4名工作人员组成专班,每日深入大街小巷、路桥涵洞巡逻,在城关地区车站、码头增设两个临时救助点,积极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困难人员,劝导他们主动进站接受救助。对进站受助对象,该站组织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为他们“理一次发,洗一个澡,换一身干净衣服,组织一起看春晚,吃一顿团年饭,买一张返家车票”。元月中旬,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42岁的盲人赵复生来到救助站,称他到竹山找老婆没找到,身上的钱也花光了,请求给予救助,尽快送其回家过年。经核查属实后,工作人员及时妥善安排,为他购买了回家的车票,将其送走。
据统计,自去年腊月十五以来,该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人,其中帮助购买返乡车票45人次,解决临时吃饭住宿30人次,解决短期生活困难13人次,帮助治病4人次,联系返乡妥善安置的7人次,共支出救助金2万多元。
不过,如今的救助工作开展得并不容易。该站工作人员李孝就遭遇过尴尬:“有些乞讨者不愿意到救助站。因为到了救助站就会被遣送回去,而在街上乞讨平均每天能讨百元,收入又高,来得也容易。”有一次,李孝在步行街劝导一位乞讨者到救助站,不想对方似乎并不领“情”,还不屑地回击道“我才不去呢,我的收入比你高多了……”这番话让他哭笑不得,“由于国家规定,救助站不能强行收留流浪人员,收留他们必需经过其本人的同意,他们不走我们也无计可施。”还有很多“职业乞丐”,他们大多是有组织的团伙,以乞讨牟利,或常年游走于全国各地,通过假身份证和编造的“凄惨遭遇”骗取群众的爱心;或在过年之前专跑救助站骗票,在获得免费车票后又转手高价卖出。鉴于此,李孝呼吁群众务必多个心眼,切忌轻易相信乞讨人员的遭遇,不要随意施舍,否则会助长“乞讨职业化”的风气日盛。(操儒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