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4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我县遭遇雷雨降雪天气,高山地区出现大雪。雨雪后低温,使我县越冬粮油作物与春播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县农业局14日调查结果,全县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27.2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1.5万元。
低温雨雪天气使全县越冬粮油作物受灾面积达11.3万亩,预计损失产量6150吨,价值1147.5万元。其中油菜受冻面积3.5万亩,主要是高山油菜正常盛花至结角期,花与嫩角受冻,不能正常结角,会造成“分段结实”,预计损失产量1575吨,价值472.5万元;小麦受冻面积5.5万亩,主要是高山小麦正处孕穗拔节期,对低温比较敏感,会造成“死孕穗”,预计损失产量1375吨,价值275万元;洋芋受冻面积1.5万亩,主要是低山洋芋正处生长期,低温会使茎叶冻伤,预计损失产量3000吨(鲜薯),价值360万元;蚕豌豆正处受冻面积0.8万亩,预计损失产量200吨,价值40万元。
全县春播粮油作物受灾面积5.3万亩,价值609万元。其中高山玉米严重受冻,面积1.8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44万元;水稻秧苗普遍受冻,面积达1.2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20万元。春播花生受冻面积2.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45万元。
全县春播蔬菜普遍受冻,面积达 2.1万亩,特别是部分拱棚被雪压塌,预计经济损失420万元。春茶普遍受冻,高山茶叶受冻较重,面积达8.5万亩,预计经济损失425万元。竹坪茶叶无性系良繁基地扦插的茶树苗受本次冻害影响,原预计成活率在70%以上,现预计茶苗成活率不足40%,50亩苗圃原计划出圃无性系茶苗1000万株预计难以实现。
灾害发生后,县农业局一是迅速深入灾区调查灾情;二是根据不同作物与灾害情况制定抗灾措施,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内部刊物等发布,指导乡镇农技中心与广大农户抗灾救灾;三是结合农业科技入户与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以示范村与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积极抗灾抗灾,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局)
低温雨雪天气使全县越冬粮油作物受灾面积达11.3万亩,预计损失产量6150吨,价值1147.5万元。其中油菜受冻面积3.5万亩,主要是高山油菜正常盛花至结角期,花与嫩角受冻,不能正常结角,会造成“分段结实”,预计损失产量1575吨,价值472.5万元;小麦受冻面积5.5万亩,主要是高山小麦正处孕穗拔节期,对低温比较敏感,会造成“死孕穗”,预计损失产量1375吨,价值275万元;洋芋受冻面积1.5万亩,主要是低山洋芋正处生长期,低温会使茎叶冻伤,预计损失产量3000吨(鲜薯),价值360万元;蚕豌豆正处受冻面积0.8万亩,预计损失产量200吨,价值40万元。
全县春播粮油作物受灾面积5.3万亩,价值609万元。其中高山玉米严重受冻,面积1.8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44万元;水稻秧苗普遍受冻,面积达1.2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20万元。春播花生受冻面积2.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45万元。
全县春播蔬菜普遍受冻,面积达 2.1万亩,特别是部分拱棚被雪压塌,预计经济损失420万元。春茶普遍受冻,高山茶叶受冻较重,面积达8.5万亩,预计经济损失425万元。竹坪茶叶无性系良繁基地扦插的茶树苗受本次冻害影响,原预计成活率在70%以上,现预计茶苗成活率不足40%,50亩苗圃原计划出圃无性系茶苗1000万株预计难以实现。
灾害发生后,县农业局一是迅速深入灾区调查灾情;二是根据不同作物与灾害情况制定抗灾措施,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内部刊物等发布,指导乡镇农技中心与广大农户抗灾救灾;三是结合农业科技入户与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以示范村与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积极抗灾抗灾,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