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别人盼‘十一’,我们两口子却怕‘十一’,一到所谓的黄金周,两个孩子争相闹着出去旅游。钱花得像烧树叶子一样,他们年轻人不心疼,可急坏了我们老两口!”昨日,城西村52岁的张大妈在闲聊中向记者倒起了苦水:自己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一个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根本没存到什么钱,一个还在大学上学,尚无法自立,“十一”期间,姊妹两人却争相带着各自情侣外出旅游,花光了钱都向她伸手,让他们既为难,又着急。
像张大妈子女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十一”期间,不少80后、90后纷纷趁此机会外出旅游,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只好直接或间接用父母的钱来自己制造“浪漫”。自己是爽快了,却让父母叫苦不迭。
就读郧阳师专的竹山籍学生程某说,上次国庆长假他是和他女朋友在北京过的,出去玩大概花了3000元左右。今年国庆假期他女朋友来十堰玩,用掉了2500元左右,包括来回的车费、吃住、参观景点及购物等。于某说,这些费用都是他透支的未来几个月的生活费,自己想通过做家教、做商场促销等兼职来填补这个“漏洞”。如果填补不了呢?于某笑着说:“那就只好向父母伸手了,他们总不至于看着自己的儿子没饭吃吧?”
在此,记者提醒广大青年朋友:十一出行旅游,务必量力而行,理性消费,不要给家人增加负担。对于缺少经济来源的年轻人,以及尚靠父母供养的学生,可以趁着“十一”长假去打份工赚点钱,或者给自己“充充电”,完全没必要跟风旅游,增加家庭负担。(张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