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7月15日,一名孕30周、出生体重仅940克的早产儿,经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2个月的精心呵护,目前体重增至2500克,各项生理体征指标正常,被父母高高兴兴地接回了家。“感谢保健院医生对我女儿的救命之恩!”当日,“拇指姑娘”的父亲董荣山向医院赠送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锦旗,以表达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60多个日日夜夜,“拇指姑娘”历经重重考验,顽强地创造了生命奇迹,也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孕妇早产:生出940克超轻婴儿
5月11日,宝丰镇居委会2组孕妇梁女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被家人送至县妇幼保健院。医生一检查,发现梁某重度低蛋白血症,并且大量腹水,胎儿已有宫内缺氧,病情危及母子安全,建议梁某立即选择终止妊娠。当日,梁某在医院剖宫产分娩一女婴,比预产期提前了10周。孩子个头小,只有筷子长,脑袋鹅蛋般大小,手臂仅有成人拇指粗细,体重940克,被称为“拇指姑娘”。
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婴儿勇闯“三关”
“拇指姑娘”名叫董宝宝。早产,肺等器官组织发育不良,全身发乌,没有呼吸,心跳微弱,幸好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等候产房,第一时间组织抢救,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早产婴培养箱。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们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配备了24小时的专医专护,由多次专业进修、具有丰富新生儿救治经验的李尚刚担当主治医生,派责任心强、护理经验丰富的龙宝红、陈正平、陈晨、叶翠四名护士轮班日夜守护,帮助“拇指姑娘”度过了呼吸关、感染关和营养关。
营造近似妈妈子宫的“新家”。患儿只在母亲肚子里待了近7个月时间,他们把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35℃,理论湿度为100%,让她呆在里面,就好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严防感染。患儿皮肤娇嫩,薄如蝉翼,就连一个医用胶布贴上去都可能让其开裂引起感染,医护人员照顾得格外小心。每每接触她,都洗净手,戴手套。打针力求精准,患儿肉嫩皮薄血管细,几乎是承受不起针刺,护士把维护静脉通道通畅视着保护患儿“生命通道”,小心翼翼,基本上做到“一针见血”。营养除了静脉给予外,重要的还是要患儿自己“会吃”,一开始因为胃肠功能不成熟,喂奶不能用奶瓶,护士只能用滴管慢慢往嘴里滴,每次2毫升牛奶要喂半小时。慢慢的给她增加食量,2至3小时喂一次奶,从2毫升/次到现在的80毫升/次。
“拇指姑娘”: 与病魔顽强抗争连逃“三劫”
一周过去,“拇指姑娘”呼吸逐渐平稳,5月20日顺利撤下了呼吸机,进入严密的适应观察期。撤机5天后,见各项生理体征指标平稳,李尚刚应邀去丹江参加学术研讨会,晚7点时分,值班护士龙宝红打来告急电话:“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李尚刚与值班医生沟通采取应急抢救后,急忙找来一辆出租车,包车疾驰回院,看着“拇指姑娘”微弱的样子,李尚刚痛悔自己不该外出。他顾不得喘气休息,立即穿着隔离服开始紧急抢救,使“拇指姑娘”顺利地度过了呼吸难关。
5月31日,“拇指姑娘”再次发生危急情况:血象升高,面色蜡黄,肺部情况不好,采用药物控制不见疗效,危险万分。李尚刚及时组织院内会诊并向院领导汇报,医务科出面找家属沟通,建议他们转院治疗。“我们不转院,我们相信你们,求求你们救救我女儿,你们只管大胆用药,大胆治疗。”董父的果决的态度给了医院极大压力,对医院的信任燃起医护人员加倍的信心。医院怕贻误病情,又立即请太和医院儿科主任谢集健教授前来会诊,做CT,查病灶,调整抗生素药物用量,叮嘱注意事项,10天后病情好转。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胜利在向“拇指姑娘”招手,但是道路总有坎坷,7月8日,“拇指姑娘”又出现中度贫血,心悸、呼吸困难,医生及时输血调剂,病情再次得到控制。“你们的治疗、防感染措施、喂养都很专业,尤其是护士打针抽血技术很过硬可以媲美三甲,让我很惊讶,可以说你们新生儿重症监护的综合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太和医院儿科主任谢集健教授为该患儿会诊时如此评价。
天良父母: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放弃
拇指姑娘是早产极低体重儿,好几次医生告诉董父并不排除“人财两空”的风险。“钱花光了可以再挣,女儿的生命只有一次。求你们救救我女儿!”父亲的态度十分坚决。董父靠打工赚钱养家,自妻子怀孕就离开了工地,四处住院安胎。女儿病情危重之时,他要医生用最好的药,促进肺发育的药3000多元/支,他毫不吝惜,自家钱花光了,他求亲朋借,负债累累,从不言弃,从不犹豫。为了女儿,他愿意倾尽所有。
不远百里为女儿送母乳。为节省钱,母亲稍稍恢复便回到家中坐月子,十多天后听说女儿可以吃奶了,一家人欣喜万分。为了让女儿能吃上母乳,他们用5个一次性杯子装水放在冰箱里冻成冰,早上5点多起来挤奶,把奶装在奶瓶里,四周围着冰块,爸爸用塑料带装着打车送到医院,让女儿早上一醒就吃上甘甜的乳汁。女儿在重症监护室暧箱里,消毒管理严格,父亲不能经常进去看女儿,只好守着视频看,女儿伸胳膊腿、哭闹、打哈欠,每个细微表情,都给他信心和希望。7月9日,拇指姑娘坚强的闯过重重难关,转入普通病房,由父母陪护适应喂养一周,各项体征持续稳定后才心安回家。
送走拇指姑娘,李尚刚医生及所有护士舒了口气,感慨地说,这真是一场战斗,孩子的体重每增加一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胜利。两个多月来,医生护士们像亲人一样精心照护着她,24小时寸步不离,两本厚厚的病历,记下“拇指姑娘”的顽强,也记下了医护人员的精心和努力。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曾文洁表示,医院将坚持季度回访,跟踪董宝宝未来的健康状况,呵护毛毛健康成长。(陈兴云 喻成霞 徐慧玲)

告别医院,“拇指姑娘”回家

护士教母亲护理按摩

送面锦旗表谢意

宝宝要回家了,医生既高兴又不舍

新生儿沐浴

与家长沟通病情

紧急抢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