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11月3日,记者在堵河青年林边看到,县供销社党员干部范根林忙活了大半年的新设备——快艇,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由此他的水上义务救助队也“如虎添翼”。
今年48岁的范根林生在堵河边,长在堵河边。几十年来,他看到过很多溺水事件,也因为一身好水性,只要一看到溺水者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救人。在他30多岁时的一个夏天,他在堵河边游玩,看到一对孩子抱着一个汽车轮胎在河里学游泳,母亲在河边看着,可是转眼间,趴在轮胎边上的两个孩子只看到一个了,另一个不见了,多年的经验告诉范根林,那个看不见了的孩子肯定是不心心掉进河里了,他想都没想就立即扑入河中寻找孩子。同时,孩子的母亲也发现不对劲,立即大喊救人。在范根林的及时帮助下,孩子得救了,孩子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
可是河水无情,有很多时候险情发生时,因没有专业的救生设备,不能及时赶到救生现场,很难避免悲剧的发生,对那些因溺水而失去生命的人,范根林深感婉惜,于是成立一个义务救助队的想法便在范根林的心底萌生。经过酝酿,今年四月份,范根林和兄弟范根成商议成立义务救助队一事,得到了范根成的大力支持,并立即付诸行动,购置了部分救生工具,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熟悉堵河水情的朋友。但溺水事故一般发生较为突然,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抵达救生现场,他们又想,要有一艘快艇多好啊,这样就能及时感到事发现场,为营救赢得更多的时间。兄弟俩经过商量,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购买快艇设备,自己动手制作辅助设备。计划一定,兄弟俩就开始行动,自四月份以来,范根林只要一到双休和下班时间,就和兄弟范根成一起当起了焊工,为快艇早日下水做准备,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劳作,11月3日终于完工。
范根成告诉记者,他们是黄龙库区移民,也是我县为数不多取得船舶驾驶证的人,具有合法资质,成立义务救助队只是出自人道主义,不管是溺水事故还是其他需要救助的,他们都愿意义务救助,义务救助电话为:13886832515。(王 斌)
范根林自己利用双休时间动手完善救助设备
相关新闻
一周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