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黄治荣 通讯员杜余荣报道:“前不久搬进了新房子,沼气池、猪圈也快要建好了,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12月2日,竹山县深河乡秦家村扶贫搬迁点探花小区内,从偏远高山上搬迁过来的村民王太林一边装修自己的两层庸派新楼,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今年,秦家村在竹山县“极贫重扶”项目资金支持下,选择在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三组探花梁兴建占地21亩的扶贫搬迁安置点,对该村居住在偏远高山的村民进行扶贫搬迁。
竹山县山大人稀,许多边远山村处于极贫状态,人均收入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速度缓慢,村民大多居住在危旧土坯房里。今年,该县把帮扶20个边远极贫村发展列为“十件实事”之首,实施“极贫重扶”措施,即县财政每年为每个边远极贫村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通村公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产业建设等项目资金,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入村帮扶,通过连续三年的帮扶,重点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住房难等问题,逐步提高极贫农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极贫农民生活条件,促使他们尽早脱贫致富。
官渡镇百里河村去年人均收入仅1500元,今年,百里河村入列该县首批“极贫重扶”村,获得财政、交通、扶贫、农业等扶持资金200多万元,修建通达该村主要居住点的9.4公里公路,铺设引水管网解决900多人吃水问题,帮扶15户贫困村民搬下高山建起楼房,发展1000亩核桃、中药材产业基地,带动1355名村民脱贫致富。毗邻陕西省白河县的麻家渡镇蛟龙村,今年被确定为全县“极贫重扶”村,得到县扶贫、林业、农业等单位支持,引进“清香”核桃苗、“小黑叶”茶种,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全村发展核桃基地500亩、茶叶基地300亩;对20户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进行扶贫搬迁,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实施‘极贫重扶’,旨在凝聚扶贫开发力量,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全力推进整村脱贫。‘十二五’期间,竹山将通过帮扶,让边远极贫村消除绝对贫困、同奔小康之路,确保不让一个极贫村掉队。”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