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回家了,拿到工资没问题。”1月17日,在中天建设武汉百纳项目部,记者随机采访了木工颜卫卫和李天林,两位工人对拿到工资回家表示很有信心。
这种信心同样传导给湖北省劳动监察人员——国家部署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以来,湖北人社部门迅速启动,共检查用人单位13381户,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金6417万元,涉及农民工1.86万人。湖北人社厅厅长翟天山表示,该省农民工工资清欠形势基本可控,没有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
1月16日至19日,本报记者随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率领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联合督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督查。
湖北是农民工大省,全省共有1138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013年,湖北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拖欠工资类案件8319件,涉及劳动者16.23万人,同比增长17%,追回欠薪1.98亿元,同比增长44.5%。
在中天建设武汉国际百纳工程项目部,记者看到,农民工合同完备,使用“一卡通”打卡,考勤每日上墙,而考勤员滕小雪对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出勤情况如数家珍。
湖北清欠工作也如同这个工地一样,依靠的是在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每一个环节的完善。翟天山介绍,该省始终保持防拖欠工作的高压态势。形成了政府负责、人社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湖北省“五大机制”在清欠中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一是以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为核心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二是以总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用人单位防欠内控机制;三是以工资保证金和曝光重大违法行为为核心的欠薪约束机制;四是以部门监督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欠清欠部门联动机制;五是以打击恶意欠薪为核心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记者在武汉市洪山区和黄石市督查中了解到,发生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案件中,90%在建筑工程领域,且拖欠农民工工资与拖欠工程款相互交织,欠薪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
对此,黄石市2004年起开始收取建筑、水利、铁路等行业工资支付保证金,2010年起又由同级财政安排设立市级应急周转金。
“交了保证金的没发生过欠薪,被欠薪农民工得到政府应急周转金垫付也能临时渡过难关。”黄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对督导组表示。
在翟天山看来,这一系列制度虽然有用,但是缺乏上位法的支撑。翟天山说,将工资保证金作为施工许可证发放前置条件,法律依据不足。建议国家通过工资保障相关立法,提高用人单位欠薪违法成本,消除制度落实的法律障碍。(来源:工人日报)
